
2024年9月15日,乌什县与兵团第一师四团联合举办文艺演出活动。(资料图)

在2024阿克苏地区“丝路电商”短视频运营和直播电商双创培训班上,来自地区各县(市)和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的电商从业者及直播带货爱好者参加培训。(资料图)
本报记者 吴智萍 通讯员 张君珍
以河为镜,映照着兵地共融、携手共进的壮丽画卷;以山为证,见证兵地守望相助、相亲相爱的深情厚谊。近年来,地区与兵团第一师牢固树立兵地“一盘棋”“一家人”理念,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高位推动、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建立健全兵地、军地、油地、浙阿民族团结进步共创共建工作机制,在经济、文化、社会、人才等各领域融合发展中取得显著成绩,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资源共享
增进民生福祉
近日,在G3036阿克苏至阿拉尔高速公路(以下简称阿阿高速公路)项目三标段建设现场,机械轰鸣,施工人员干劲十足,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阿阿高速公路全长129.828公里,预计总投资58.15亿元,项目起点位于G314阿克苏过境段与G3012交叉的红旗坡互通处,途经温宿县、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六团双城镇、阿克苏市柳源镇等地,终点接至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西侧G217线交叉处。公路建成通车后,可有力促进两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融合发展,“融”乃要义,“合”为路径。长期以来,地区坚持错位发展、互补融合,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加速破除区域壁垒,在交通、医疗、教育等多领域与兵团第一师深入交流,推动兵地融合发展。
截至目前,兵地携手新建18个团镇,有机融入地区整体布局,交通、水利等重大项目加速落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打通学籍互转互认通道,实现53所中小学校、27所幼儿园结对帮扶,双向吸纳各族学生8000余名;打通医保互通互认通道,互认定点医疗机构35家、零售药店927家,形成经济融合共进、文化交融共建、服务资源共享、民族团结共创的良好局面。
同心同向
加深两地情谊
春日,暖阳和煦,微风轻柔。走进温宿县克孜勒镇乌克铁热克村,兵地共融记忆馆、同心游乐园等地,民族团结标语处处可见,宣传墙上醒目的石榴造型格外显眼。
近日,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六团三连党支部书记肖勇来到乌克铁热克村苹果示范园,和村民阿依先木·亚森一起查看苹果树长势。提到苹果种植,阿依先木·亚森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2023年,六团与乌克铁热克村开展兵地共建,肖勇通过干部交叉任职来到这里。他调研发现,六团与乌克铁热克村土壤、气候条件相似,是种植苹果的天然宝地,于是鼓励村民种植苹果。然而,从未接触过苹果种植的村民心中顾虑重重。
为打消村民的顾虑,肖勇组织大家前往林果业发展较好的六团参观学习。后来,在六团与乌克铁热克村的共同努力下,乌克铁热克村建成了50亩苹果示范园。六团长期选派技术人员为该村村民传授林果管理技术,为大家增收致富提供了坚实保障。
长期以来,地区与兵团第一师各族干部群众同顶一片蓝天、同守一方热土,这样互帮互助的场景随处可见。
近年来,地区制定了《阿克苏地区与第一师阿拉尔市兵地结对联谊工作方案》,实现18个乡(镇)、35个村(社区)与邻近团场、连队结对联建,实施“组织强村、产业富民、科技兴村、教育惠民”四大工程,并选派44名干部双向挂职交流,各族干部群众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增进了友谊。
多彩文化
共绘民族团结画卷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近日,阿克苏市举办了“杭阿同心齐携手 兵地融合促发展”巾帼原创服饰展演活动,旗袍、礼服等各类服饰“争奇斗艳”。一款以艾德莱斯绸为基底、融合了古典与现代美学的旗袍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它将传统与现代美学相结合,既保留了艾德莱斯绸原有的质朴与光泽,又增添了几分现代艺术的气息,让人赞叹不已。
近年来,浙江省援疆指挥部积极谋划文化润疆和旅游兴疆项目,聚焦“我爱浙疆”品牌打造,通过开展 “浙阿大讲堂”、浙江精品舞台艺术作品入疆巡演、中青年书画文艺骨干人才培训、基层文艺惠民演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结对认亲等方式,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出版摄影作品集《镜头里的阿克苏》,推出歌曲《大爱有疆》《因爱而来》、电影《长风万里》《阿克达拉》等一批文艺作品,歌曲《天山放歌》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为兵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和有利文化条件。
同心同德同向,才能更好共建共享共谋发展。今后,兵地将在各方面开展更深层次的交流合作,形成最大合力,实现互利共赢,携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