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5-0012 阿克苏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997)2142110
广告热线:(0997)2122100 2135001订阅热线:(0997)2120100






2025年05月08日

乡村产业 家门口的“下蛋鸡”

本报阿克苏讯 (记者 刘红文 通讯员 魏百宁 赵新昌) 产业兴则乡村兴。地区各地以产业为抓手,通过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培育乡村产业,帮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端上增收 “铁饭碗”。

近日,位于拜城县亚吐尔乡的故乐库利手工艺品农民专业合作社,车间工人正加紧赶制订单。

该合作社主要生产服装、床上用品、刺绣手工艺品等。去年,在温州市援疆指挥部的帮扶下,合作社扩大生产规模,订单增加,吸纳周边80余名村民就业。

员工阿吉古丽·塔什是亚吐尔乡库木买里村村民,也是车间班长,月收入5000元。她说:“以前总担心没稳定收入,现在既能赚钱又能顾家,日子越过越踏实。”

这段时间,温宿县古勒阿瓦提乡桥头村的编织袋加工车间里一派忙碌景象,20名村民熟练操作缝纫机赶制编织袋。质检人员穿梭其中,指导生产、检验质量。“我在这里工作2年了,除了底薪外,每月还有提成拿,我很满意。”村民约热姆·麦合木提说。

桥头村能有这个加工车间,离不开地区人社局驻村工作队的努力。为积极探索产业发展路径,驻村工作队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短平快”项目,利用村委会闲置资源,安装编织袋加工生产线,吸纳本村妇女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实现顾家、挣钱两不误。

沙雅县坚持把特色产业作为“强村富民”关键,发展色素辣椒种植产业,为村民创造就业增收机会。海楼镇博孜墩村村民布合里其木·阿布力米提积极参与村里的色素辣椒移栽工作,她说:“辣椒种植、采摘都需要人,每天能挣100多元。”

--> 2025-05-08 2 2 阿克苏日报 content_90226.html 1 乡村产业 家门口的“下蛋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