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干燥、脱屑、瘙痒……冬春换季时,由于气候变化,很多人的皮肤亮起了“红灯”,各种皮肤问题接踵而至,给工作和生活造成极大困扰。那么,为什么换季容易导致皮肤干痒?如何预防?记者就此采访了地区中医医院皮肤科主任周立志。
“皮肤是人体第一道防线, 但由于冬春换季时节,空气干燥、湿度低,皮肤新陈代谢速度放缓,易出现干燥、敏感等症状。” 周立志表示,如果洗澡频繁、水温高、未及时保湿等均可导致皮肤干燥、瘙痒。另外,冬春换季期间,天气依旧寒冷,穿着较多,衣物与皮肤摩擦增加,若穿着化纤材质的衣物,透气性差,可能影响排汗,易滋生细菌和真菌,也容易导致皮肤瘙痒。
周立志提醒,一般由干燥引起的皮肤瘙痒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但如果是“反季节”出现不明原因的皮肤瘙痒、干燥泛红等问题,首先要明确原因,查看是否为过敏原、湿疹、荨麻疹、接触性皮炎以及糖尿病、甲亢等原因引起的。若是不良习惯所致,可通过涂保湿乳、合理洗澡等方式改善。若瘙痒明显、反复,则需及时就医,通过规范治疗,以减少和预防复发。
如何缓解换季皮肤问题?
温和清洁:建议每日用温偏凉的清水洁面,并用毛巾蘸干,次数不宜过多,早晚各一次为宜。若出油偏多,尽量选用氨基酸类温和洁面产品。可在局部如T区(额头和鼻子)使用洁面产品,其余地方用清水洗。禁用去角质产品、洗脸仪。
避免频繁洗澡:冬春换季时节气温低、气候干燥,人体皮肤油脂及汗液分泌减少,洗澡时应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护用品,以免引起皮肤瘙痒。建议每周洗澡2—3次,沐浴时长10分钟左右,水温控制在38—40℃,使用性质温和的洗护用品,不要过度清洁,以免皮肤屏障受损。
避免搔抓:皮肤瘙痒时要尽量避免搔抓,一是可能会抓伤皮肤,二是习惯性搔抓止痒会加重皮肤屏障的损伤。如果皮肤瘙痒难忍,可轻拍患处缓解。
加强保湿:油性皮肤可选用质地轻薄的乳液类产品保湿。敏感期外用产品应尽量精简,停用所有彩妆,让皮肤得到充分休息。
严格防晒:敏感期尽量选用敏感皮肤专用的防晒产品,避免香精、酒精等刺激。若不能耐受防晒霜,可以选择防晒帽、防晒口罩、墨镜等。
调整饮食:多喝水,补充皮肤水分;多食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牛奶、核桃、胡萝卜、瘦肉、动物肝脏等)和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西红柿、山楂、橙子等)。
选择合适的衣物:注意衣物及床上用品的选择,减少或避免使用毛织、化纤制品,建议使用纯棉制品。
若面部不适明显,可对面部进行冷湿敷,或到医院皮肤科接受冷喷、舒敏导入等治疗,从而减轻炎症反应,修复皮肤屏障。
(本报记者 吴智萍 通讯员 张小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