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5-0012 阿克苏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997)2142110
广告热线:(0997)2122100 2135001订阅热线:(0997)2120100






2025年01月27日

古人这样玩转春节习俗

□王秀兰

古人生活节奏慢,过春节也过出一种风韵雅致。尤其是文人雅士,更是与天地同乐,玩转春节,玩出境界。

除旧迎新、祭祀求福。宋朝戴复古《除夜》就把除夕夜繁忙峥嵘、除旧迎新的景象再现我们面前。“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古人在辞旧迎新之际,都会忙着清扫房舍,寓意洗去往昔尘埃,告别腊月迎接新春;然后点燃一柱清香祭拜天地,祈求上天保佑家人平安健康、来年物华谷丰。

贴春联、放鞭炮、喝屠苏酒。“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朝王安石的《元日》喜庆祥和,温暖如春,寓福千载而不衰。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在屠苏酒的微醺之间,旧年已去,新春桃符已经贴上大门,正是福满人间的岁暮迎新热闹时。你听,“夜半梅花添一岁,梦中爆竹报残更。”鞭炮声穿越大唐而来,炸响在诗人张说的梦里,连梅花也馨香加倍,新添一岁。你看,“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除夕来临,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留恋着屠苏酒的味道,忙于在昏黄温馨的烛灯下写着桃符!过年呢,谁不想把年过得有滋有味、福气满满?

除夕守岁也是古人乐此不疲的趣事。古人守岁时,听着梅花曲,有时也会高歌载舞,间或玩些酒令游戏,好不惬意!“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唐朝诗人孟浩然的除夕夜就曾过得如此逍遥:一家人围坐在一起,饮酒笑乐,通夜不眠,守岁迎新。或者邀请邻人或好友点起描画的红烛,排起守岁的宴席,共同庆祝。期间听着歌女的《梅花》旧曲,畅饮着新蒸的柏酒,推杯换盏,行着酒令,直玩得昏天醉地,不亦乐乎!

过年发拜谒帖也是古代文人高雅别致的一种庆祝新春方式。明朝文征明的《拜年》:“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古代文人拜年不求见面只喜以拜帖问候。此诗形象描述人们在新年期间互相拜访、赠送名片的情景。诗人虽然没有亲自前往拜访,但也随着众人送上拜帖,表达自己对亲友的美好祝福。

除此之外,古人过春节还会举行舞龙舞狮、社火表演等庆祝活动。舞龙舞狮象征着吉祥如意、驱邪避灾;社火表演则通过歌舞、戏曲等形式展现民间艺术的精华和人民生活的丰富多彩。

徜徉在古人的春节中,仿若鞭炮声响在耳畔,桃符红红艳艳映入眼帘,屠苏酒浅醉福满,拜谒贴纷飞门前,年夜饭喜气团圆,守岁拜年热闹非凡,好一个新年胜旧年!

--> 2025-01-27 2 2 阿克苏日报 content_88590.html 1 古人这样玩转春节习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