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红文
春华秋实,硕果飘香,又到一年丰收季,我们迎来了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广袤的阿克苏大地上,田畴沃野一派繁忙的秋收景象,丰收的喜悦洋溢在农民脸上。
粮食稳增产 饭碗端得牢
当前,拜城县玉米迎来丰收季,农民抢抓晴好天气忙采收。
9月22日,走进拜城县布隆乡牙斯热木英阿依玛克村的高标准农田,只见大型联合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伴随着机器轰鸣声,玉米收割、摘穗、脱粒等工序一气呵成。
“自从我家的耕地变成高标准农田后,种植的玉米年年喜获丰收,收入越来越高。”村民买买提·托合提说。
丰收的画卷里,播洒着政策的阳光和雨露。近年来,地区各地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围绕“稳面积、增产量、提质量”的目标,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实施“干播湿出”、精量播种及水肥一体化等技术,采取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机械化操作,促进粮食生产节本增效,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实现农民持续稳定增收。随着地区粮食产能和供给能力不断提升,不仅能满足市场供应,而且牢牢将饭碗端在了自己手中。
果蔬种出好“钱”景
进入秋季,地区各类时令果蔬陆续成熟上市。
9月21日,走进库车市齐满镇甬库团结村的一香梨园里,只见香梨挂满枝头,村民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箱。
“今年香梨长势好、品质好,早早就有客商前来订购。”村民吉比热力·罗合曼说。
今年以来,围绕绿色有机果蔬产业集群建设,地区深入实施林果业优质高效行动,着力推进林果业标准化生产、市场化经营、品牌化营销,香梨、苹果、红枣、核桃等特色林果成为广大果农的“致富果”“幸福果”。
地区在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产业的同时,持续优化蔬菜产业布局,推广大田蔬菜、拱棚种植、日光温室三级生产模式,让蔬菜种植既丰富群众的“菜篮子”,又助力农民增收。
“我们村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我家承包了2座温室大棚种植豇豆,收入还不错。”温宿县托甫汗镇新村村民代勇乐说。
蟹肥鱼欢收获忙
9月中下旬,正是鱼蟹捕捞季,渔民忙着捕捞、销售。
温宿县依托丰富的水资源,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引导养殖户养殖冷水鱼、小红虾等。
近日,温宿县托甫汗镇养殖的冷水鱼喜获丰收。养殖户许拴说:“我们养殖的冷水鱼深受市场欢迎,刚捕捞上来就被收购商订购一空。”
9月22日,在温宿县托乎拉乡一养殖基地,渔民看着刚刚捕捞上来的罗氏沼虾,满脸喜悦。
“今年养殖的虾个头大、品质好,已经抢‘鲜’上市。”该养殖基地技术负责人张坚明高兴地说。
在库车市南湖水产养殖基地,碧波之下、水草之间,一只只体态饱满的螃蟹被捕捞上岸。“一网下去,收获满满!”渔民难掩激动之情。
库车南湖水域面积1000多亩,水源来自天山雪水,富含多种矿物质,水草丰美,为螃蟹养殖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今年5月,我们在南湖水域投放了蟹苗,采用生态养殖模式,养殖的螃蟹长势好、个头大,一上市就赢得消费者青睐。”库车市南湖水产养殖基地负责人赵铁朋说。
水美则鱼蟹肥。如今,在地区各地,随着一个个水产养殖基地建成投用,给群众带来了看得见的实惠,助农增收成效显著。据统计,目前,地区水产养殖面积(含水库)达5.2万亩,每年可向市场提供2.2万吨水产品,不仅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也为地区农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丰收的故事还在继续,耕耘的步伐不会停歇。透过丰收答卷,我们欣喜地看到,在“丰”景如画的阿克苏,各族干部群众正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征程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昂首阔步迈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