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丽红
“我提干的事第二次报上去有半年了,还没消息。这一段老是失眠。有段时间还做美梦,梦到我提干的事批下来了,还在城里找了个漂亮媳妇,天天乐得屁颠屁颠的……我肩上的红牌子在一色的金黄色中很惹眼,我想明天一定会更美好。”翻开《男兵女兵》这本军旅题材的小说集,类似的文字让人心生暖意:那些最可爱的人熠熠生辉,除了军人的恪尽职守、默默付出以及崇高、勇敢和不惧牺牲等品质外,还体现了人间大爱和军人的责任与担当。
王培静,军旅作家。此小说集精选了作者的百余篇军旅题材的小小说,作品涉及军营生活的多个方面,包括执勤战士、基层军人、复转军人等,作者尽情书写和描绘军人的精神世界和别样的生活,如《上级下级》《青春记忆》《和首长“过招”》等,内容丰富,篇幅短小,文字生动流畅,情节感人,一个个看似平淡无奇的故事,从中透露出的都是几代中国军人那种大公无私,为大家舍小家的高尚情操以及军人之间深厚的感情,通过军人这一特殊群体独特的生活视角,反映出军人的独到感受和多味人生。
战斗正进行得异常激烈。陆军请求空军给予支援。刘飞第一个站起来主动请战:“首长,让我上吧。我有多次实战经验。”洪副参谋长拍了拍刘飞的肩膀:“一定要沉着应战,不但要完成任务,这飞机从这儿给我开走的再给我开回这儿来。”飞机开回来了:这哪是飞机,几乎成了一团废铁——飞行员刘飞身上全是弹孔,身上、脸上的血都凝固了。他的双手紧握着方向盘,任怎么弄也掰不开。在场的所有人都失声痛哭。洪副参谋长说:“我们军队有这样的钢铁战士,还有什么打不赢的仗……”
书中的作品不仅描写了军人的英雄主义精神,还展现了友情、爱情和家庭生活等方面的温情,让读者感受到军人的丰富情感。这天,是村西刘老爷子出殡的日子,在送行的队伍里,一位穿着绿色军装的人格外引人注目。有个年轻人说,他家老大正宝不是死在南方前线了,难道当年没死,又回来了?“胡说八道什么?那是他家老大的战友会江……”正宝牺牲时,会江做出承诺:“你放心上路吧,你走了,家里的一切都交给我了。我供弟弟上学长大成人,我给咱爹咱娘养老送终。”会江没有食言。
支荣终于到了目的地——丈夫睢乡所在的哈里边防哨所。睢乡倒了杯水端过来说,你渴了吧,来,快喝点水。支荣红着脸接过杯子,说了声,谢谢……两人都觉得对方有点陌生。“他们结婚两年了,只是结婚时在一起待了半个月。”
从副师职的岗位上退下来,七十多岁的曾师长就经常回老家看看母亲。深夜了,曾师长躺下许久,突然屋内有一丝亮光闪过。母亲轻手轻脚地来到他的床前,里里外外给他掖了被角,手电照着别的地方,在手电的余光里端详着他,久久,久久。
对于脱下军装的退伍老兵,作者以浓情之笔,写出他们始终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军人本色。雷锋班出来的亚强当了6年兵,回到老家的第二天,就上街扫街,帮村里唯一的五保户担水;相亲那天,他给问路的陌生人提包,并送了人家一程……久而久之,大家说:亚强怕真是在外当兵时,脑子受了什么刺激?后来,亚强竟被家人找了个借口送到精神病院。他离家了,找到在部队时的老班长,两人一起到山东寿光学种蔬菜。再次回乡时,凭种蔬菜挣了钱并带领乡亲发家致富。
王培静把触角深入到生活的土壤中,通过对普通人日常行为、生活和情感的描写,展现了平凡人物的不平凡之处,体现出深刻的人文关怀、积极昂扬的价值取向和打动人心的审美意蕴,使读者感受到的是浓浓的真情,烈烈的世情,酽酽的爱情。作品生活气息浓厚,语言朴实,不温不火中带有力度,为读者提供了品读人生意义的契机,也让人从中洞察军人的内心世界以及认识理解军人肩负责任与付出背后的可贵精神品格,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