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智萍 通讯员 李登榜
“奶奶,菜地我们都给您浇好了,过几天我们再帮您种上菜,您就有吃不完的菜啦!”3月15日,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阿克苏边境管理支队吐木秀克边境派出所兰干村警务室民警武鹏翔和同事特意前来看望95岁的阿瓦汗·阿西木老人。
武鹏翔一口一个“奶奶”叫得亲切,阿瓦汗·阿西木应得自然,宛若亲祖孙一般。而两人的祖孙情还要从两年前说起。
今年29岁的武鹏翔出生于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2020年他来到吐木秀克边境派出所工作,成为一名民警。2022年,因工作需要,武鹏翔调入兰干村警务室。
“刚到村里的时候,如何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成了我工作上最大的难题。”武鹏翔说。
为尽快融入新的环境,武鹏翔听村干部说,村里有位90多岁的老党员阿瓦汗·阿西木,曾当过村里的小队长,有着极为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
武鹏翔带着一颗求学的心,敲开了阿瓦汗·阿西木家的门。“奶奶是个热心肠,第一次见我就热情地招待了我,让我感觉非常温暖。”武鹏翔说,“奶奶拉着我说了很多话,给我讲了几十年来村里的发展变化,把她这几十年来工作的经验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我。”
在以后的接触中,武鹏翔发现,阿瓦汗·阿西木年轻时就是热心肠,“村民们都说阿瓦汗奶奶有使不完的劲,年轻时经常带头组织村民帮助有困难的家庭干农活、喂牲畜等。”最让武鹏翔钦佩的是,阿瓦汗·阿西木因为表现突出,在1960年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如今党龄已有60多年。
入党后,阿瓦汗·阿西木连续10年担任村里的小队长,她带头参加村集体劳动,向村民宣传党的政策,积极参与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为乡亲们解决了不知多少棘手事,成为了不少村民的“主心骨”。
“不论什么年代,要想做好群众工作,首先要对群众有感情,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武鹏翔说,这是阿瓦汗·阿西木给他说得最多的话。
武鹏翔说:“奶奶虽然95岁了,但思维敏捷,在群众工作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在阿瓦汗·阿西木的帮助下,武鹏翔很快与村民打成一片。他还在阿瓦汗·阿西木的建议下,与村干部组建了党员服务队,专门解决村里的矛盾纠纷和村民的急难愁盼问题。然而,只要遇到一些难题,武鹏翔还是会找奶奶出面帮忙解决。
村民吐尔逊·尼亚孜的身体不好,打扫院内外卫生非常不方便。每次看到刚打扫完的院门外被邻居阿布都热合曼·阿西木家的羊糟蹋得惨不忍睹时,吐尔逊·尼亚孜总会上门理论,两家的关系越来越僵。武鹏翔调解无果,只好邀请阿瓦汗·阿西木出面,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
“奶奶用行动告诉我,威信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无论大事小情,只要用心对待、细心解决,村民们慢慢就会认可我。”武鹏翔说。
如今,只要一有时间,武鹏翔就会去看望阿瓦汗·阿西木,陪她拉家常、帮她打理菜地,逢年过节还会带着礼物前来看望。
“能遇到阿瓦汗奶奶,是我的幸运,她身上有很多闪光点值得我去学习。”武鹏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