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强强
莫言说:“写作是一种寻找和探索的过程。”写作就像是一场时光悠长的修行,要学会慢慢等花开。
仔细回想起来,我与写作的缘分始于高中。高二时,班里新调来一位语文老师,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个子不高,却学识渊博。他的课堂教学总是那么活泼、生动和有趣,他是文学的狂热者,每节课都会抽出时间给我们讲述名著文学或者佳作赏析。在他的教导下,我才发现文字可以如此优美,我开始认真做着笔记,语文成绩也突飞猛进、名列前茅。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得知老师还利用业务时间写作,经常发表文章,一种钦佩感油然而生。在他的影响下,我也拿起了笔,正式踏上了写作之路。老师还曾将我的一篇文章推荐到市里参加文学比赛,出乎意料地获了奖,也让一颗文学写作的种子我的心里扎下了根,等待时机破土而出。
上了大学,时间相比高中多了起来,我又搞起了文学创作。写同学、写生活,用笔触记录日子里的闪光点。那时候,学校组织的文学比赛我从未缺席,每一次也都有或大或小的收获。就这样,在文字雨露的滋润下,那颗年少时埋下的种子冲破桎梏悄然发芽,写作也成了我心中的热爱。
毕业工作之后,日日都在为那三两碎银而奔波忙碌着,曾经最爱的笔杆也不得不妥协让步于琐碎繁杂的生活。单调枯燥的生活和按部就班的成长轨迹仿若阻挡唐僧西天取经的九九八十一难,然而执念就像是一根生机盎然的藤,无处不攀,每当读到那些发表在报纸杂志上的好文章时,我的内心深处依旧会再翻波澜。
终于,在某一个夜深人静的时刻,我下定决心重拾手中和心中的那支笔。一行行文字在指尖流淌,肆意挥洒着心中压抑已久的那份对文字的热爱。写得多了,分享欲渐渐涌上心头,我不再甘于现有的自娱自乐,开始向报纸杂志投稿。
投稿之初,选题陈旧、语言匮乏……面对这些绊脚石,我按捺住内心的焦灼,开始重新填充空虚的书房,把自己埋进书海,汲取营养。
时间如水在笔尖缓缓流淌,原本空无一字的笔记本也慢慢地变得丰腴起来,我内心的写作世界在不知不觉间变得多姿多彩。我不再一味地纠结文章何时才会发表,而是全神贯注地写好当下的每一篇文章。
惊喜就像一朵盛放的野花,往往在不经意间闯入我们的眼帘,鼓动着沉寂的心。某日清晨,朋友突然发来消息说读到了一篇文章,作者是我的名字,询问是不是我写的。许久之后,我仍旧记得自己当时激动难抑的喜悦,兴奋到晚上都睡不着觉。几近荒芜的内心,瞬间成为开满鲜花的草原。
写得文成嗅墨香,努力让每一篇文章“开花”,每逢花开都是治愈。我将发表的文章都打印了出来,淡淡的墨香在空气中久久不散,绽放于鼻尖,醉卧于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