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探亲访友、聚餐聚会增加。如何在春节期间吃得健康?提高出行安全性,有效避免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风险?近日,记者采访了地区疾控中心主任罗文伟,就广大群众在假期吃住行等方面热点问题进行解答。
“注意饮食安全卫生,严防病从口入。”罗文伟表示,假期外出或居家期间,人员聚集,会准备较多食物,在采购、制作、储藏等环节如操作不当,可能导致食物中毒。外出就餐要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饭店就餐,不食用变质、变味食品,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
“家人、亲友聚会难免喝酒,但饮酒应遵循适量原则。”罗文伟表示,过量饮酒会造成肝脏、大脑、神经和消化等多系统损伤,增加中风、急性胰腺炎等疾病发作风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酒精摄入量一天最好控制在15克以内,大约相当于450毫升啤酒、150毫升葡萄酒、30毫升高度白酒的量。孕产妇和儿童青少年不宜饮酒,慢性病患者包括有各种代谢指标异常的患者,应尽量不饮酒或者少饮酒。
如何避免在假期出行期间感染呼吸道疾病、肠道疾病?罗文伟建议做好个人防护,个人身体不适怀疑呼吸道感染时,应根据身体情况做好自身健康监测,务必规范佩戴口罩。外出饮水,饮用煮熟后的开水或瓶装水,不饮用未经消毒的水。外出游玩时,避免进入野禽等动物栖息地,不接触、不食用野生动物,发现病死动物尸体不私自处理,不要随意接触不明水体。外出时注意防止蚊虫叮咬,穿长袖衣裤,喷洒驱避剂。若被叮咬出现红肿热痛反应时,请及时就医,咨询医生。
“出门看天气,做好防雨雪准备。”罗文伟表示,如有预警提示,谨慎出行;若在雨雪中行驶,应遵守交规减速慢行。在山区游玩,注意观察地形,远离河道和陡坡,警惕发生泥石流。假期是火灾发生高峰期。进入山区、林区等火灾易发地,应严格遵守规定不使用明火。在允许使用明火的区域,也要做到用火时不离开、不疏忽,彻底熄火后方能离开。居家用电、用气时,规范操作;动用明火或使用电器做饭时,保证始终有人在场。外出活动注意防护,避免晒伤、冻伤。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出行时,应提前做好健康评估,携带自我监测设备,备足药物以及必要的急救药物。身体状况较差时,不建议出行。途中如有不适,及时就医。”罗文伟说。
“假期道路上车流量较大,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罗文伟提醒,开车出行的朋友一定要注意安全驾驶,遵守交通规则,务必系好安全带,严禁酒后驾车,不超速行驶,不疲劳驾驶,行驶期间不接打电话,谨慎变道,保持安全距离,拥有良好心态,不开斗气车。如遇交通事故,及时拨打110或120,不盲目施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服从管理人员安排,文明有序乘车。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以及管制物品。
(本报记者 吴智萍 通讯员 沈新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