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日报记者 逯风暴 通讯员 沈学武
“这是我不敢想的荣誉,到现在我还非常激动。”1月23日,米尔班·艾依提在电话中对记者说。当天,她获得2023年“最美铁路人”称号,“我会永远记得这一天。”
44岁的米尔班是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库尔勒客运段和田一队列车长。多年来,她在“民族团结一家亲号”特快列车上传播党的声音、宣传民族团结、助力乡村振兴,被旅客称为开放在列车上的最美“石榴花”。随着一趟趟列车往返,沁人心脾的石榴花香溢满列车、洒在了天山南北。
倾情服务旅客
2017年3月25日,乌鲁木齐至和田“民族团结一家亲号”特快列车开行,米尔班担任该趟列车的列车长。
温暖、互助、包容、和谐、满意是“民族团结一家亲号”列车的服务理念,米尔班时刻牢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中。
一次值乘中,米尔班巡视车厢时发现有两名老人满脸愁容。在和老人聊天中她得知这对老夫妇来自和田县,要去乌鲁木齐看病,第一次去大城市,人生地不熟,心里不免有些担忧。
米尔班悉心安抚两位老人,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叮嘱遇到困难随时给她打电话。她又帮忙联系上医院,并找人一路护送两位老人坐上出租车。
之后,这两位老人把米尔班当成自己的女儿,每次出门坐火车都要选她工作的列车。
2018年1月的一天,米尔班在值乘中发现一位女孩边哭边打电话。经过询问得知,女孩叫张美艺,因母亲患了恶性肺部肿瘤,要转院到乌鲁木齐治疗。
米尔班伸出了援助之手,旅途中,她嘘寒问暖、端茶倒水、悉心安慰,尽其所能关心和照顾张美艺。
在后来的日子里,米尔班帮助张美艺的母亲联系医院检查,有时会到医院看望她们。每次乘坐米尔班值乘的列车去看病,张美艺和母亲总能收到米尔班送来的食品和慰问金。
在旅客眼中,米尔班就像自己的家人一样。6年多来,她的手机通讯录里有1000多名旅客的信息,很多旅客还会保持联系,闲暇时的一声问候,温暖彼此的心。
传颂民族团结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当你踏上“民族团结一家亲号”列车,总会听到这样的歌声。
“民族团结一家亲号”列车是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响应“民族团结一家亲”结亲活动组织开行的一趟高速度、高品质的旅客列车,这趟列车也成了宣传党的民族政策的新载体。
列车开行之初,米尔班集思广益,探索推行“民族团结五分钟广播”社会宣传,大力宣传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党的好政策等。她邀请驻村结亲干部举办列车民族团结故事会,请他们在车内讲述民族团结故事和结亲感受,并与结亲单位在列车上开展民族团结联谊等活动。
米尔班在流动的列车上开展“给我一个温暖的拥抱”民族团结交友联谊活动,邀请沿途村民、老师、学生乘车,请大家讲述村子的发展变化、交流致富经验等。
2021年5月,叶城县的小伙子买买提·依明乘坐火车到乌鲁木齐治病。生病多年,他父母已花光了所有积蓄。
了解到情况后,米尔班先捐助了200元钱,又在列车上发出倡议,列车工作人员和旅客纷纷施以援手,为买买提筹得3000多元医疗费。
6年多来,米尔班已记不清到底帮助了多少名旅客,“我在车上值乘,这就是我应该做的。”
助力乡村振兴
“民族团结一家亲号”列车,不仅是民族团结的窗口,还是助力沿线群众增收的重要桥梁。
在值乘时,米尔班发现部分旅客会带着一些巴旦木、核桃等农产品,坐火车赶到远处的“巴扎”上销售。她和旅客聊天后得知,农产品丰收了,但销路还没有打开。
经过和所在单位沟通后,米尔班决定在“民族团结一家亲号”列车上开辟“流动巴扎”,通过列车带货助农销售。
“这些核桃皮薄肉多,您尝尝,都是南疆乡亲们亲手种的。”走在列车内,时常会听到米尔班这样的推介。
除了利用乘务闲暇充当农产品义务推销员,米尔班还在列车上开设扶贫信息公开栏,发布农产品、特产供需信息以及教育、农业技术需求、爱心捐赠等内容。
米尔班还组织13名来自南疆四地州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乘务员,制作生动的视频作品带货销售,宣传家乡的特色农产品和旅游景点,积极为家乡代言。
通过列车发布的销售信息,米尔班帮助越来越多的旅客找到了稳定的销路,减轻了村民的压力。多年来,“民族团结一家亲号”列车累计销售红枣、核桃、巴旦木等干果上万公斤、馕饼1万多个。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能为更多群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觉得很满足。”米尔班说。据《新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