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5-0012 阿克苏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997)2142110
广告热线:(0997)2122100 2135001订阅热线:(0997)2120100






2024年01月19日

零食“公摊面积”越来越大,你遇到过吗?

零食也有“公摊面积”,而且“公摊”越来越大了。这是近日网络上的一个热议话题。不少网友表示,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看似包装得十分饱满的零食,打开却发现里面的内容少得可怜,“无法食用的部分”非常多。

记者探访

商家在零食包装上使用“障眼法”

公摊面积,一般指由整栋楼的产权人共同分摊所有的整栋楼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而在零食包装行业,与之对应的专业名词是“包装空隙率”,指包装内去除内装物占有的必要空间容积与包装总容积的比率。因为一些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购买,在零食包装上使用“障眼法”,营造出包装大、容量多的错觉,被网友们称为“零食界的公摊面积”。

看似三等分的饼干,打开盒子却发现中间凹进去一块;一片装的海苔里垫有大包干燥剂;箱装牛奶仅有5小盒,剩余两倍空间都用纸板填充……这些都是网友吐槽较多的让商品显得更“有料”的方式。

零食“公摊面积”真的如网友所说一样吗?昨日,记者在新开门北路一家超市探访发现,确实有不少商家在零食包装上使用了“障眼法”。记者购买了一盒长条状85克装的曲奇饼干,打开后发现里面的盒子被分为三格,这三个格像个“桥”一样,两边的容量深,能装3块饼干,中间的一格浅,只能装2块饼干。“不打开看根本看不出来。”探访时,消费者孙女士向记者表示,她也买过这款曲奇饼干,虽然说饼干的净含量在外包装上标明了,但看到里面的分格方式还是会觉得上当受骗了。“挺生气的,商家为了少装点零食,真是煞费苦心!”孙女士说。

记者发现,这样的“障眼法”包装在很多零食中都存在。外表看着鼓鼓囊囊的一大包薯片,用手一捏才发现薯片部分只占据了包装三分之一左右的位置,其余都是填充的气体。还有软糖、蜜饯等零食,大多都是大包装、小容量,让商品看起来很多、很划算。

在超市摆放巧克力的货架上,记者还看到某品牌一款巧克力,装在椭圆柱体包装盒内,但只有包装盒中间摆放着巧克力,占据盒子一半多的位置,巧克力的四周都是黄色的塑料填充物。

专家建议

唯有真材实料才能真正留住消费者

记者在网络相关话题中看到,有不少网友晒出自己遇到的零食“公摊面积”的图片。有人晒出牛奶,一箱里只有5盒,两侧都是纸质包装;还有人晒出西梅,包装罐里面有高高的“内胆”。晒出图片的同时,网友们也提出质疑:“这难道不算虚假宣传吗?”记者看到,在网络平台上一个1738人参与的投票调查中,1459位投票者认为零食市场存在过度包装。

记者采访西安市民时发现,大多市民也对零食市场的过度包装心存不满。“替没用的空间买单,实在太不划算,白白花了冤枉钱,心里真是不舒服,会有‘被奸商坑了’的感觉。”“零食包装的大小直观地影响了商品的选择,毕竟大多数人不会每次都查看和对比净含量,还是实事求是比较好。”

零食包装到底能不能出现“公摊面积”?2023年9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强制性国家标准并已正式实施。标准中,对食品和化妆品的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包装成本等方面作出规定。按照新国标,食品包装不应超过三层,生产组织应采取措施,控制除直接与内包装物接触的包装之外所有包装的成本不超过产品销售的20%。对于包装空隙率的计算根据单件商品的不同净含量要求不同。以一件净含量大于50毫升/克的食品为例,其空隙率不得超过30%。一旦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包装成本以及混装要求有一项不符合规定即判定为过度包装。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晓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非必要的零食包装,是在视觉上故意错误引导消费者,诱导消费者购买,是不合适的做法。这样的过度包装还会造成资源浪费,增加废弃物。“为零食包装瘦身,势在必行。”王晓勇说,市场监管部门应该精准发力,及时纠偏,要依据相关法规、国家标准,加大监管力度。王晓勇认为,商家应该意识到,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胜,根本上还是要提高产品的品质,而不能只是在包装上“耍心机”。“零食‘公摊面积’越大,越唤不来‘回头客’。唯有真材实料才能真正留住消费者,只有在提高产品的性价比上多下功夫,才是正道。”王晓勇说。据《西安晚报》

--> 2024-01-19 2 2 阿克苏日报 content_81859.html 1 零食“公摊面积”越来越大,你遇到过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