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适当运动锻炼,能增强抗寒力、免疫力和心肺功能,也能达到控制体重的效果。地区疾控中心副主任朱艳艳提醒,运动的时候要避免方式不当,导致身体出现不适。
那么,冬季运动需要注意什么?“冬季进行锻炼,特别是晨练的时候不宜起太早。”朱艳艳说,过早锻炼气温过低,容易冻伤身体,同时,地面空气中含氧量低,污染物较多,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建议等太阳出来之后再进行锻炼。锻炼的时候不能穿得太少太单薄,也不能穿得太多太厚,避免影响身体血液循环,注意戴手套、帽子和护耳套防寒保暖。锻炼结束之后,不宜立即烤火或用热水浸泡,应先按摩寒冷部位,否则容易加剧冻疮的发生。
朱艳艳提醒,冬季锻炼之前一定要做热身活动。一般情况下,运动前的热身活动在5分钟左右,但冬季应多花时间做热身,最好达到10—15分钟。热身时最好先做动态拉伸,然后快走或慢跑等,直到微微出汗、毛孔张开为止,这样能减少运动带来的损伤。
“冬季锻炼之前吃点东西能够增加身体的热量,也能避免空腹进行锻炼出现低血糖。”朱艳艳建议,锻炼前可以喝杯白开水,吃少量流质、半流质食物。由于锻炼后会发热出汗,汗液挥发带走身体的热量,容易使人感冒,因此要及时用温水擦洗身体,促进血液循环。
此外,冬季运动锻炼不可过于激烈。过于激烈的运动或者运动时间过长,很容易使身体负担加重出现不适。其次,感冒时不要运动,人进行体力活动时,代谢会增强,氧气和营养物质的消耗也会增加,不利于感冒痊愈,反而可能会加重病情。冬季进行锻炼的时候要注意避开突变的天气。寒流过境的时候气温骤然下降或者是刮大风、下大雨、大雾的时候要停止锻炼,气温低、湿度高的时候体温散失,不利于身体健康。
(本报记者 吴智萍 通讯员 沈新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