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邓丽娟 通讯员 王佳
2023年,在“锋刃—2023”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中,26岁的田渊亮战胜19个国家的40多支狙击小组,获得挑战狙击课目第一名,全能竞赛课目第16名,被冠以“枪王”的美誉。
1月3日,在第四个“中国人民警察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进地区公安局特警支队,了解这位“90后枪王”的故事。
“保家卫国”是童年梦想
1997年,田渊亮出生在甘肃平凉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这一年,他的叔叔参军入伍。
记事起,叔叔的那身“橄榄绿”似乎有一种魔力,深深吸引着他。穿上这身衣服,成为像叔叔一样的人,成为他童年的梦想。
“小时候,我最爱看《士兵突击》和《武装特警》,那些狙击手真帅!每当看到他们执行任务时屏气凝神、目光专注的样子,我感觉自己的呼吸都跟他们一致了。”田渊亮说。
16岁,田渊亮中专毕业,在叔叔的支持下,他选择去部队追梦。2013年,田渊亮踏上西行的列车,来到了阿克苏,成为一名战士。
精度射击5发连中、体能训练名列前茅……当兵第一年,田渊亮因表现优异,被送到兰州军区学习。第二年,他当上了副班长,成为部队重点培养对象。但由于身体原因,他不得不提前复员。
“在网上看到招录特警,我立刻就报名了。”田渊亮说,成功考上后,由于内心早已将阿克苏视为“第二故乡”,所以,他选择“回家”。
“精忠报国”是青春荣光
转眼间,田渊亮已从警8年,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狙击手。
“子弹出膛,决不能有半点闪失。”刚入警时,地区公安局警务实战教官孔繁阳和石少金的教导言犹在耳。每当在训练中逼近身体极限,田渊亮就会想起这句话与警徽代表的职责和使命。
“体能训练,每进步0.01秒,都是进步。”田渊亮从来不知道什么是满足,哪怕在国际赛事斩获第一名,被自治区公安厅记二等功后,他还是觉得“成绩不够好,好好练还能更好一点。”
宫佩超是田渊亮的搭档,年龄稍长一些。他告诉记者:“这小子练起来‘不要命’,让老队员都刮目相看。”
特警支队“藏龙卧虎”,对于和田渊亮一样年轻的特警们而言,那些传说中的“老大哥”就是他们的偶像。
“刚开始觉得他们好凶,不好接触。但是时间长了,知道他们‘凶’、训人厉害,是为了我们好。”田渊亮笑着说,不知不觉中,自己也成了新警眼中的“老大哥”,“凶”起来不讲情面。
“有时候觉得自己已经很优秀了,但和师父一比,我还有很大的差距。每次训练,师父自己都要加练,我还有什么理由放松呢?”田渊亮的徒弟维达提·艾合买提说。
这股“狠劲”,让田渊亮又收获了“卷王”的称号。“啥是‘特’警?我的理解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田渊亮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