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霞
1月2日一大早,新和县玉奇喀特镇阿孜那巴扎村村民巴拉提·艾麦尔就来到养牛合作社开始准备饲料。作为合作社社员,他把自家的9头牛也托养在这里。
“我把牛托养在合作社,每年有分红;在合作社当饲养员,每月有稳定的工资,生活很有奔头。”巴拉提·艾麦尔高兴地说。
如何建强基层党组织带动村民增收致富?阿孜那巴扎村从建好基层党员干部队伍为切入点,择优选育7名返乡大学生及致富能手进入村“两委”班子,让村委会“火车头”动力更强劲。
同时,村“两委”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征求村民意见,结合村情实际,决定党支部带头创办合作社,带动村民抱团发展。
新和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驻阿孜那巴扎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吐尔洪·尼扎木说:“我们以‘党组织为核心、合作社为平台、产业发展为基础’,构建‘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2023年先后成立养牛、养鸽、林果业和农机合作社,年底将合作社收入的8%纳入村集体经济,收入的92%用于村民分红和合作社运营,实现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双提升。”
截至目前,阿孜那巴扎村存栏牛2189头、鸽1.46万羽,成为玉奇喀特镇远近闻名的养殖大村。
阿孜那巴扎村的种植业也毫不逊色。由该村林果业合作社牵头,定期开展林果种植技术指导和培训,根治过去果农散管、乱管、不管的现象,让果农从种植“门外汉”到“土专家”,推动林果业提质增效。
此外,阿孜那巴扎村整合全村大型农业机械成立农机服务合作社,开展订单式、集中式服务,既满足了本村农机需求,还组织外出服务,实现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