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5-0012 阿克苏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997)2142110
广告热线:(0997)2122100 2135001订阅热线:(0997)2120100






2023年12月28日

党建引领织就基层治理“锦绣画卷”

本报记者 吴智萍 通讯员 卢亮志

寒冬时节,走进阿克苏市拜什吐格曼乡尤喀克兰干村,宽阔通畅的柏油路,村民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健身器材上三三两两的老人孩子锻炼着身体,不时传来阵阵欢笑声……近年来,尤喀克兰干村不断创新基层治理方式,实现群众办事更方便,形成了党建引领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激活基层党建新动力

12月23日,在尤喀克兰干村,该村团支部书记如先古丽·吐尔逊正熟练地用电脑填写报表。

“前几年,村干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不太会使用电脑,工作效率低。”回想起当年的工作情形,该村党支部书记吐尔逊·肉苏力记忆犹新,由于村“两委”年轻人少,受过高等教育的村干部更少,无法满足现代化治理的要求。

建设一支符合当地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基层带头人队伍,成为该村提升基层党建质量的必然要求。

尤喀克兰干村按照“好中选优”的原则,将大学毕业生、优秀村民小组长、致富能手纳入村“两委”后备干部队伍,通过培训兜底、乡党校轮训、上级脱产培训等方式,帮带培养出一批留得住、用得上、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基层干部队伍和实用人才,他们走进田间地头、街头巷尾,用实干担当书写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

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

“大叔,你就把我们当自己的孩子,有什么需要,你尽管给我们说。”该村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在帮助村民达吾提·依布拉依木整理庭院、打扫院内卫生时说。

达吾提·依布拉依木腿脚残疾,走路不便,家庭经济较为困难。村干部隔三差五就会去看望他,给他送一些生活用品,并帮他建起暖圈,鼓励他发展养殖。如今,达吾提·依布拉依木家的生活虽不算富裕,却也变得欣欣向荣。

今年,尤喀克兰干村以“创新行政村运行模式,破解运行障碍”为出发点,依托“一支部三中心”运行机制,构建“支部+中心+网格+党员”四级联动体系,推行“分工负责制”“月评季考”“三务公开”等制度,不断强化村党支部在乡村治理、引领产业发展、引导乡风文明等方面的作用。

该村积极打造集党群服务、计划生育、劳保社保、纠纷调解、法律咨询等于一体的“一站式”便民服务站,充分发挥“四老”人员、无职党员、村民代表组成的“大众评审团”评审作用,提高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

走出强村富民新路径

走进村民吐尔洪·吐尔逊家,只见几个老人和孩子围坐在一起吃羊肉,还弹着都塔尔,欢声笑语充满整个房间。

这些年,吐尔洪·吐尔逊从一名普通农民成长为拥有400亩棉花地和200余只羊、20多头牛的种养殖大户,成为带领村民共同富裕的领路人。

“能发展到今天,离不开党支部的关心和帮助。”提起如今的生活,吐尔洪·吐尔逊满心欢喜。

尤喀克兰干村根据本村各家各户都养殖牛羊的特点,采取“集中养殖+合作社+农户”模式,完善“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引导养殖致富带头人领办创办合作社1个,建设集中连片养殖区3个,家庭农场160个,实现牛羊养殖标准化、规模化、规范化,帮助农户稳定增收。

同时,该村依托专业技术力量、农村实用人才、农业经纪人等,推行“专业技术人员+合作社+农户”模式,组建农机服务、林果管护、畜牧养殖服务队伍,开展社会化服务指导培训,不断提升全流程服务水平。

--> 2023-12-28 2 2 阿克苏日报 content_81252.html 1 党建引领织就基层治理“锦绣画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