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5-0012 阿克苏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997)2142110
广告热线:(0997)2122100 2135001订阅热线:(0997)2120100






2023年11月01日

手足相亲 守望相助

——温宿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 吕娜 通讯员 文萍

深秋时节的温宿大地,五彩斑斓,处处风景如画。漫步其中,错落有致的民居、多姿多彩的歌舞、互帮互助的邻里……处处展现着各民族相亲相爱的动人画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温宿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目标,全面系统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深入开展,引导各族干部群众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厚植爱党爱国情怀。

有形之为

“我做了你教的红烧茄子,家人都说太好吃了。”“你昨天给我带的馓子,我们家人也很喜欢吃,我还要向你学习做法呢!”……10月30日晚,在温宿县姑墨广场散步时,阿同古丽·斯迪尔和陈秀芳唠起了家常。

该县居民阿同古丽·斯迪尔和陈秀芳跳广场舞时相识,起初阿同古丽·斯迪尔的普通话说得不太流畅,随着交往渐渐加深,两人的聊天内容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阿同古丽·斯迪尔的普通话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以前我的普通话是跟孙子学的,现在通过跳广场舞认识了新朋友,在她们的帮助下我的普通话越来越好,都能回家教孙子了!”阿同古丽·斯迪尔笑着说。

近年来,温宿县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各领域、融入民族工作全过程,确保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13个、民族团结长廊22个、广场14个,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力量。

有感之举

在温宿县古勒阿瓦提乡米勒克艾日克村民族团结大院,各族群众相邻而居,生产生活中相互学习、互帮互助,其乐融融。

“我和男朋友准备结婚了,几位叔叔一定要来参加婚礼。”10月29日,家住米勒克艾日克村民族团结大院的古丽尼尕尔·依明,第一时间将这件喜事告诉邻居王良文。

2019年,古丽尼尕尔·依明考上了大学,欣喜之余却在为学费和生活费发愁,王良文、廖百灯等4位邻居知道她的情况后,主动向她伸出援助之手,每年共资助1万元直至她大学毕业,这份恩情让她铭记于心。

为形成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生动局面,温宿县采取“政府补一点、村集体筹一点、村民掏一点”的方式,累计投入资金2000万余元,打造村级民族团结文化大院138个,每个文化大院都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节假日或农闲时节,村民齐聚文化大院,在来来往往、说说唱唱、聚聚聊聊中,不断增进感情。

有效之方

“兄弟,我带小儿子再来买一辆货车,你给推荐一款吧,这次是全款。”今年夏天,温宿县吐木秀克镇河崖村村民依明·尤努斯来到该县一家汽车销售公司,拉着公司负责人臧磊的手感激地说,“好兄弟,我们家能买上车得感谢你。”

依明·尤努斯和臧磊的故事还得从2021年4月的一天说起。当时,依明·尤努斯来到臧磊经营的汽车销售店打算购买一辆小型货车跑运输,想付全款钱不够,贷款又担心利率高。臧磊了解到依明·尤努斯的情况后,立刻表示愿意为其做担保,让依明·尤努斯在没有交付全款的情况下把车开走了。之后,臧磊还经常帮依明·尤努斯介绍生意。

在臧磊的帮衬下,依明·尤努斯家的收入一天比一天高,日子越过越红火,他俩也成了好兄弟。

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如今,“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在温宿县深入开展,各族干部群众结对认亲,呈现出亲戚越走越亲、感情越聚越浓、人心越来越齐、信心越来越足的可喜变化。截至目前,温宿县先后有11个集体、11名个人受到国务院、自治区和兵团表彰,9个单位成功创建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42个单位成功创建为地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

--> 2023-11-01 ——温宿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综述 2 2 阿克苏日报 content_79772.html 1 手足相亲 守望相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