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红文 通讯员 赵新昌
秋风起,鱼蟹肥。进入9月中下旬,正是鱼蟹捕捞季,走进地区各地,一个个生态养殖池里鱼蟹欢跃,渔民忙着捕捞、销售,处处是喜人的丰收景象。
近年来,地区各地充分依托水资源优势,整合山水林田湖草沙等生态资源,大力推广实施“渔业富民”工程,让特色水产养殖拓宽群众致富路。目前,地区水产养殖面积(含水库)达5.2万亩,水产总养殖产量达2.1万吨。
鲟鱼“鲟”出致富路
9月21日,走进温宿县托甫汗镇鹏博渔业开发有限公司养殖基地,只见鱼池里的一条条冷水鲟鱼在水中怡然畅游,工人娴熟地捕捞、分拣、称重、装车。
“我们养殖的鲟鱼主要销往和田、喀什等地,年销量80吨左右。”温宿县鹏博渔业开发有限公司经理甘海明开心地说。
养殖鲟鱼,对水质的要求非常高。鹏博渔业开发有限公司利用温宿县丰富的冷水资源,在阿克苏河上游养殖鲟鱼,且鱼池采用串联式流水方式,让鲟鱼处于生态养殖中,生长快、肉质好。
据了解,温宿县鱼塘养殖面积达1.42万亩,每年可向市场提供约1.7万吨水产品,既能满足周边各族群众需求,又能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冷水鱼“游”出“热”产业
乌什县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境内水资源丰富。这几年,该县瞄准市场需求,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助力乡村振兴。
时下,正是冷水鱼上市季节。9月19日,记者来到乌什县奥特贝希乡色日克阿热勒村一冷水鱼养殖基地,看到鱼池里有各类冷水鱼。
“我们基地主要养殖三文鱼、鲟鱼等冷水鱼,三文鱼年产40吨左右、鲟鱼年产50吨左右。”该基地负责人施泽鹏说。
乌什县适宜发展冷水鱼养殖,4年前施泽鹏成立了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标准化养殖基地,主要养殖冷水鱼。如今,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增收。阿卜杜尼亚孜·阿卜力克木就是其中的一位。
“我在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上班,工资稳定,还能学到水产养殖技术。”阿卜杜尼亚孜·阿卜力克木说。
水美蟹肥迎丰收
立秋后,正是螃蟹消费旺季。这几天,在阿克苏市阿依库勒镇阿萨村水产养殖基地,个大饱满、肉肥膏红的螃蟹被分装打包后陆续销往阿克苏市及周边市场。
“水产养殖基地的水质很好,我养殖的螃蟹个大味美,预计上市的成品蟹将达到10万斤左右。”水产养殖基地负责人陈启义说。
近年来,地区深入实施生态修复和荒漠化治理工程,通过人工造林及生态输水等方式,使艾西曼区域的皇宫湖湖面增加,生态进一步得到恢复,这让陈启义看到了商机,在皇宫湖发展水产养殖,因自然生长,他养殖的螃蟹非常畅销。“水美蟹肥,今年是个丰收年。”陈启义开心地说。
当前,在库车市玉奇吾斯塘乡跃进水库,渔民也在忙着捕捞、分拣、装运天山雪蟹。
跃进水库养殖基地水域面积8000余亩,水草丰美,非常适合水产养殖。天山雪蟹采用人放天养方式,从放蟹苗到螃蟹成熟,生长期超过半年,成熟后个大黄多。
“用天山雪水养出来的螃蟹肉质鲜美,过段时间就能送上消费者的餐桌。”天山雪蟹养殖户刘仕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