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阿克苏讯 (记者 陆雪婷 赵士杰 通讯员 刘兴江) 9月2日凌晨,因未携带卫星通信设备,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4名工作人员和新疆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名护林员在保护区开展科考工作时失联。
当日凌晨2时55分,温宿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原定9月1日晚10时返回集合点的科考人员至今未归,且失去联系。
接警后,温宿县立即上报,地委、行署主要领导得知情况后,立即组织应急、公安、消防等124名搜救人员携带热成像无人机、卫星通信器等设备出发展开营救工作。相关部门即刻派出直升机赶往救援,地面队伍同步推进,展开地毯式搜救。
“时间就是生命,必须分秒必争。”参与救援的阿克苏边境管理支队博孜墩边境派出所民警李林东介绍,“失联地点山高路峭,丛林密布,平均海拔三千多米,昼夜温差可达30摄氏度,基本没有人烟,夜间容易让人出现失温现象。另外,山区无网络信号覆盖,晚上有狼、野猪等野生动物出没,搜救难度大。”
在地县两级协同配合和多方救援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历时5个小时搜救,于9月2日8时20分,6名科考队工作人员成功获救,被发现时身体状况良好。
获救者之一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工作人员王喜勇说:“我们当时被困在山里,由于天黑,加上手机没有信号,一直徒步在山区寻找信号。山区气候条件恶劣、昼夜温差大,我们最担心的还是失温、安全等问题。在这种多变的天气下,阿克苏地委、行署组织了如此庞大的搜救力量,不遗余力地搜救我们,真的特别感激。”
据悉,9月1日上午,6名科考人员在接到紧急科考任务后,只携带了简单的科考设备就走进了深山,原定当日晚上10时返回集合点。然而,在约定时间到达后,6名人员仍未返回,且集合点工作人员与6名人员失去联系。在多次联系无果后,集合点工作人员便向当地公安机关求助。
地区应急管理局提醒,科考队在进入无人区工作时,一定要携带好通信设备,并做好充足的防寒保暖措施,不要独自前往,如不慎迷失方向或与外界失去联系,应尽快选择视野开阔的地方或山顶,保存体能,等待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