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红文
霸气十足的项羽、憨态可掬的熊猫、可爱俏皮的兔子……走进非遗展湖北展区,栩栩如生的面塑让人眼前一亮。
“80后”湖北省级面塑代表性传承人刘洁正在现场演示面塑制作技艺。在他的手中,再普通不过的面团,经揉、搓、延、展手法捏造坯形,再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挑、拨、按、压等程序后,顷刻之间就变成了形神兼备的面塑作品。
面塑也称“面花”,是以面粉、糯米粉、甘油或澄面为原料制成熟面团后,用手和专用塑形工具捏塑成各种具体形象的手工技艺。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自2008年起,各地的面花工艺陆续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已接触面塑20年的刘洁,是南北兼蓄的“汉派”面塑杰出代表,他捏出来的各类人物典型形象活灵活现,其创造的面塑产品更是供不应求。
刘洁说:“我创作的内容和题材以荆楚文化历史典故、历史名人和民间故事为主,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人感受到荆楚文化之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艺术形式也是五彩纷呈。刘洁认为,本次非遗展,不仅是非遗项目的展示和宣传,更是各地传统文化的深度交流。此次他来参加非遗展的目的就是推广武汉面塑技艺,增进人们对面塑这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了解,让面塑技艺不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