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5-0012 阿克苏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997)2142110
广告热线:(0997)2122100 2135001订阅热线:(0997)2120100






2023年03月30日

地区两级法院巩固提升“一站式多元解纷”工作体系

本报记者 邓丽娟 通讯员 曹春华 宋玉姣

地区两级法院坚持发挥人民法庭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及矛盾纠纷化解的前沿阵地作用,积极探索构建多元纠纷调解新格局,为人民群众提供分层次、多途径、高效率、低成本的纠纷解决方案,打造新时代人民司法的亮丽名片。

群众身边的“和事佬”

地区中级人民法院秉承“更新理念、胸怀全局、诉源治理”的思路,打造出一批扎根基层、务实为民、亮点突出的新时代人民法庭,让人民法庭成为公正司法的窗口,基层社会治理的纽带,切实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以35个基层人民法庭为中心,辐射87个法官工作站,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目标。

今年2月,阿克苏市人民法院成立以处理家事纠纷为主的“徐秀慧法官工作室”。该工作室充分运用法院诉调对接共建工作机制,确保诉讼与非诉讼有效衔接,实现婚姻家庭纠纷多元、实质化解。徐秀慧以保障弱势群体为出发点,用法、用理、用情调解家事纠纷,凸显浓厚的家庭调和氛围。

沙雅县人民法院红旗人民法庭始终以“为社会减压、为法院减负、为家庭疗伤、促事了人和”为目标,在司法实践过程当中不断探索婚姻家庭纠纷调解方法,通过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快乐的回忆、悲伤的离别、算清两笔账和定期回访等方式,先后成功帮助52对夫妻破镜重圆,离婚纠纷和好率达51.5%,离婚纠纷同比下降43%,有效弥合了亲情裂痕,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

2022年以来,红旗人民法庭通过司法所牵头调解案件325件,乡(镇)站所接单行政调解2件,人民法庭靠前司法调解108件,通过“人民调解+司法确认”化解矛盾纠纷146件,以人民调解作基础、行政调解作补充、司法调解作后盾的纠纷化解模式逐步形成,诉源治理成效显著。

基层治理的“好帮手”

库车市人民法院哈尼喀塔木人民法庭为乡镇打造“千万级农产品交易中心”,畅通涉农纠纷“立、审、执”法律服务“绿色通道”,大胆尝试涉农产品买卖、加工案件集中审判新模式,强化司法确认、速裁和小额诉讼程序等适用,探索农产品交易专门审判法庭建设,有力推动农产品交易市场健康运行。2023年1月,哈尼喀塔木人民法庭通过涉农纠纷“立、审、执”法律服务“绿色通道”,成功化解一起涉农产品《订梨合同》欠款案件,获得当事人一致好评。

柯坪县人民法院阿恰人民法庭充分发挥“13351”工作机制,构建党委领导、综治协调、司法引领、部门联动、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大调解”工作格局。法庭成立以来,通过“以情解纷、以理释法、以调促和”的工作方式化解辖区196起纠纷案件,实现6个村成功创建无讼乡村,县域“万人成讼率”同比下降35.13%。

在人民法庭打造中,各法庭因地制宜,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拜城县人民法院赛里木人民法庭庭长艾尼瓦尔·司地克介绍,该庭积极从退休干部、老党员、乡贤达人、威望人士、法律明白人中吸纳法律人才,组建人民调解员队伍,共同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形成“诉前调解、诉中调解、庭后调解”覆盖全过程的调解模式。将“红色天秤暖拜城”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组建“党员法官+人民调解员”的普法宣传队伍,以“法官说法”“群众说事”“巡回开庭”等形式积极开展法律宣传、讲好法治故事,增强人民群众学法、懂法、用法、守法的原动力。

库车市人民法院牙哈人民法庭负责人郭勇2年间带领团队坚守辖区3个乡(镇)48个村(社区),以党建为引领,以多元解纷、诉源治理为抓手,主动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化解矛盾纠纷,积极探索“特邀调解+”工作模式,成立由法官、矛调中心主任、司法所干部、老党员、乡贤组成的专职诉前调解团队,采取“专业调解+联合化解”相互补充的方式,开展诉前调解、司法确认、司法诉讼“一站式”多元解纷服务,实现纠纷多渠道分流、多层次化解。

--> 2023-03-30 2 2 阿克苏日报 content_75355.html 1 地区两级法院巩固提升“一站式多元解纷”工作体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