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温宿讯 (记者 刘红文 通讯员 赵新昌) “这几天温度最适合投放鱼苗,去年11月份我们繁育的第一批6万尾三文鱼鱼苗,成活率达85%。”温宿县鹏博渔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施泽鹏介绍,下一阶段,公司计划再培育一批三文鱼鱼苗,预计三年左右时间就可以大量上市销售了。
3月28日,记者走进温宿县托甫汗镇鹏博渔业开发有限公司繁育养殖基地的育苗间内,看见工作人员正在孵化池旁为今年第一批孵化的三文鱼鱼苗进行清池。
施泽鹏说,经过不断探索,公司冷水鱼孵化繁育经验已经逐渐成熟,可以保证全年冷水鱼生产“不停摆”,言语间,流露出满满的自豪感。
温宿县水资源丰富,是发展水产养殖业的绝佳地。近年来,该县为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做起“水文章”。各乡(镇)落细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产业,并推行“基地+农户”及河湖养殖模式,形成以塘鱼、稻田鱼、冷水鱼为主体的多元化水产养殖模式,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如今,走进温宿县,犹如走进了江南水乡,映入眼帘的是规划齐整的高标准鱼塘,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不仅富了一方村民,还成为温宿县一张独具特色的名片。
仅托甫汗镇托甫汗村的鱼塘就达2320亩,每到捕鱼时节,周边县(市)及各地州的采购商都会慕名前来收购。
春季是水产养殖孵化鱼苗的关键期,随着气温升高,这几天,在恰格拉克乡苏亚克斯村,水产养殖户田术庭正忙着往家中40亩鱼塘里投放鱼苗。靠养殖鲤鱼和草鱼,田术庭家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不仅自己致了富,还带动周边村民一起养鱼增收。
据不完全统计,温宿县鱼塘养殖面积达1.42万亩,每年可向市场提供约1.7万吨水产品,除满足阿克苏市周边市场外,其冷水鱼还远销广州、上海等大城市。目前,该县正逐步推广设施养渔、稻鱼综合种养等多个“短平快”生产模式,助力水产养殖业不断提质增效,实现从“放水养鱼”到“水多鱼多”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