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5-0012 阿克苏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997)2142110
广告热线:(0997)2122100 2135001订阅热线:(0997)2120100






2023年03月06日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过去五年 这些成就举世瞩目

经济发展

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121万亿元,五年年均增长5.2%。财政收入增加到20.4万亿元。粮食产量连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40万亿元。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270多万人。外汇储备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减税降费公平普惠,五年累计减税5.4万亿元、降费2.8万亿元。

民生支持

脱贫攻坚任务胜利完成。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96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多年累计改造棚户区住房4200多万套,上亿人出棚进楼、实现安居。

全国财政支出70%以上用于民生。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增加1.4亿、覆盖10.5亿人。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从20%降至16%,全国社保基金储备规模从1.8万亿元增加到2.5万亿元以上。连续举办8届全国双创活动周、超过5.2亿人次参与。居民消费价格年均上涨2.1%。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每年都保持在4%以上,住院和门诊费用实现跨省直接结算,惠及5700多万人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从50元提高到84元。

十年1.4亿农村人口在城镇落户,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60.2%提高到65.2%。

科技创新

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1%提高到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

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0.6%、7.9%,数字经济不断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7%以上。

改革开放

高速铁路运营里程从2.5万公里增加到4.2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从13.6万公里增加到17.7万公里。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25万公里。新增机场容量4亿人次。所有地级市实现千兆光网覆盖,所有行政村实现通宽带。

加快数字政府建设,90%以上的政务服务实现网上可办。去年底企业数量超过5200万户、个体工商户超过1.1亿户,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6亿户、是十年前的3倍,发展内生动力明显增强。

新设152个跨境电商综试区,进口、出口通关时间分别压减67%和92%,关税总水平从9.8%降至7.4%。已设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稳步推进。

共建“一带一路”扎实推进。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建成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货物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8.6%,突破40万亿元,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

保护环境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8.1%、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4.1%。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27.5%,重污染天数下降超过五成,全国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由67.9%上升到87.9%。

设立首批国家公园,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9000多处。全面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

森林覆盖率、湿地保护率分别达到24%、50%以上,水土流失、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分别净减少10.6万、3.8万、3.3万平方公里。

过去一年数看发展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

我们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根据病毒变化和防疫形势,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

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年末城镇调查失业率降到5.5%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

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7.7%

财政赤字率控制在2.8%

粮食产量1.37万亿斤,增产74亿斤

全年增值税留抵退税超过2.4万亿元

全年基础设施、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9.4%、9.1%

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超过3200万人

共向1000多万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待遇。向更多低收入群众发放价格补贴,约6700万人受益

今年: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

■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进出口促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

八大工作重点还需不懈努力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大宗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要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8万亿元,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促进区域优势互补、各展其长,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扩大市场准入,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高标准经贸协议,主动对照相关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继续发挥进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做好外资企业服务工作,推动外资标志性项目落地建设。

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抓好油料生产,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加强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加快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完善现代物流体系。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经济发展。

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加强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坚持分类改革方向,处理好国企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关系,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监管,压实各方责任,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防止无序扩张,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发展。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优化债务期限结构,降低利息负担,遏制增量、化解存量。

保障基本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

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创新。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强养老服务保障,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做好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抚恤工作。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和防灾减灾救灾。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据新华社

--> 2023-03-06 2 2 阿克苏日报 content_74733.html 1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