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阿克苏讯 (记者 唐华容 通讯员 曹春华) “我是姐姐,应该更谦让些,多年来因为房子和弟弟争吵,太不应该了。”“作为弟弟,我也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对。”2月21日,因为房产结怨多年的阿克苏市喀拉塔勒镇农民阿依古丽·赛买提、阿布都如苏力·赛买提姐弟俩在喀拉塔勒人民法庭的调解下冰释前嫌、握手言和。
原来,2014年他们的父亲去世时,将宅基地留给身患残疾的小儿子库尔班·赛买提。次年,阿布都如苏力·赛买提花了1.6万元在父亲留下的宅基地上盖了安居富民房。姐姐阿依古丽·赛买提以照顾残疾弟弟为由,将该房子占用。阿布都如苏力·赛买提多次向姐姐索要盖房花费的1.6万元未果,双方发生争执。
喀拉塔勒人民法庭工作人员深入各村开展“面对面”法律宣讲时,阿布都如苏力·赛买提向工作人员寻求帮助,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给姐弟俩做工作。经调解,姐姐赔付弟弟1.35万元。
这只是喀拉塔勒人民法庭化解矛盾纠纷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喀拉塔勒人民法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重要指示精神和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要求,高度重视矛盾纠纷多元化化解工作,构建党委领导、政法委统筹、法庭主导,司法行政、信访、妇联、派出所等职能部门协调的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建立一站式诉调对接中心,加强与各职能部门的良性互动,实现部门集中入驻、业务集中开展、服务集中提供、联动化解矛盾纠纷的“一站合署”的工作模式,让群众找理说法“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2020年4月,喀拉塔勒人民法庭内设了“家事法庭”,法官注重“情理共融、干部说教、亲友帮助”的调解技巧,释明矛盾对社会及家庭带来的负面影响,大部分前来立案的人都能撤诉,有效减少了矛盾,做到“调解一案、宣传一片”,传递出司法温情。
为避免群众多次跑、多头跑,给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法律服务,喀拉塔勒人民法庭深入偏远村,以“巡回法庭”的方式“以案释法”,解决邻里纠纷,引导群众通过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高法律素质。
法庭还主动向当事人发放便民联系卡,畅通便民服务渠道,推行电话预约立案,适时开展巡回办案,方便群众诉讼,充分满足群众多元司法需求。
2022年,喀拉塔勒人民法庭审结民商事案件990起,全镇99%以上的乡村矛盾纠纷得到妥善处理,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