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沙雅讯 (记者 刘丽 汪江 通讯员 程磊) 为进一步拓宽青少年学生视野,提升学生对家乡历史文化的认知,2月15日,沙雅县举办“触摸历史脉搏 寻根沙雅文化”古城寻宝研学活动。
当日下午,在沙雅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的组织下,沙雅县幸福小学21名师生来到位于英买力镇博斯坦村的乌什喀特古城遗址。活动伊始,沙雅县博物馆工作人员向师生详细讲解了乌什喀特古城遗址概况和出土文物等相关情况。随后,在遗址区域外侧模拟考古体验区,由老师带队分成三组进行模拟考古比赛。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师生们拿起小手铲、软头毛刷、地图、记录本、标本袋等工具,变身小“考古家”,寻找工作人员提前埋藏在模拟区的拼图、陶片、仿制印章等,沉浸式体验考古乐趣。
“大家要平着刮,幅度要小。看到物品,拿软头毛刷轻轻扫去尘土。”活动过程中,沙雅县博物馆工作人员时不时在一旁讲技术要领。
部分学生跟着工作人员的步伐,当起文物看护员,对文物点保护现状、安全管理保护范围、文物点有无遭到破坏、文物保护设施是否完好等内容逐一进行排查核实,对文物保护工作和文物巡查工作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体验。
沙雅县幸福小学六年级学生李嘉慧说:“我们挖掘了一些文物仿制品,参加这次活动让我们知道了该怎么保护文物,了解历史,我既开心又激动。”
近年来,沙雅县不断加强考古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科学规划,加大文物科普力度,努力把中华文明起源更加清晰、全面地展现出来,发挥以史育人的作用。
研学活动结束后,师生们还参观了沙雅县博物馆。在参观过程中,讲解员详细介绍了薛行军·监军大陶缸、汉归义羌长印、李崇之印的历史背景及意义。
沙雅县幸福小学六年级学生伊凯散·色买提依说:“通过参加这个活动,我增长了很多历史知识,可以更加直观地学习历史知识,更加深入地了解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沙雅县博物馆馆长尤丛志说:“沙雅县历史文化灿烂,有各类文物遗址29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在沙雅县博物馆有两件镇馆之宝,其中一件就是汉归义羌长印,另一件是薛行军·监军大陶缸,希望通过两件镇馆之宝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我们沙雅,了解沙雅的历史文化。”
下一步,沙雅县博物馆将继续全面贯彻“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方针,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利用,进一步深入研究,认真做好挖掘、整理和阐释工作,真正把沙雅的历史文物和考古成果展示好、利用好、传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