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投票活动越来越常见。然而,个别地方滥用“键对键”,致使网络投票逐渐变味甚至走向反面。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日前刊文深度关注“指尖之累”,指出“金钱拉票”“人情拉票”“网络刷票”“强制点赞转发”等乱象频发,滋生出新的形式主义问题,给基层干部群众带来困扰。
原本,网络投票作为一种便捷的网络调查方式和投票方式,丰富了政务量化考核评比的方式和途径,扩大了公民参与面,提升了工作效率。然而,当网络投票一味关注数字结果,造成内容与形式的分离,便会沦为“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更有甚者,有人找职业投票网店、团队“刷票”,令评选成为虚假造势的工具。
“虚”字当头是各种形式主义的共性,“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也不例外。所以,根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重在务实。要杜绝不讲实效的“键对键”,多深入基层与群众“面对面”,真正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唯有如此,才不会颠倒政务量化考核评比的是非标准,或错把下载量、粉丝数简单化为各种排名依据,或误以“留痕”照片的规格和数量为评判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或误把要求干部职工点赞评论转发作为提升单位公众号阅读量的办法。
根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关键在于增强政务工作公信度。以举办网络投票活动为例,只有投票过程规范有序公平,才能避免其成为刷票游戏,破坏社会公正与诚信。所以,为了防止“键对键”的滥用,有必要严格把关党政机关的网络投票活动,从评选主体、工作流程、过程监管等各方面严格规范,让全过程阳光透明、客观公正。譬如,可以针对党政机关网络投票,完善备案审查制度,以便从源头肃清形式主义之风。对涉及评选评比表彰的网络投票活动对照制度流程规范,该撤销的撤销、该合并的合并,切实把考核评价工作定位到有没有解决实际问题、得没得到群众口碑上来。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是基层负担重的外在表现。所以,根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必须为基层大力减负。要严格控制层层发文、层层开会,发扬“短实新”文风,少开会、开短会,开管用的会;要着力解决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的问题,不得随意要求基层填表报数、层层报材料,不得简单将有没有领导批示、开会发文、台账记录、工作笔记等作为工作是否落实的标准,不得以微信工作群、政务App上传工作场景截图或录制视频来代替对实际工作评价。唯有常态化地推进政务工作务实创新,方能彻底清除“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土壤。据《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