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智萍 通讯员 阿卜杜艾则孜 张鸿
3月13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在北京国家体育场圆满闭幕。地区各族干部群众纷纷表示,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向世界展现了阳光、富强、开放、充满希望的中国,展现了残疾人在体育和社会发展中“平等、参与、共享、融合”的精神,展示了中国的文化自信。
拜城县居民努尔比亚·艾买提几年前因摔伤导致肢体残疾,自冬残奥会开幕以来,她每天都会通过电视观看比赛。“冬残奥会让我见识了世界各地残疾人运动员的风采,我非常敬佩。我会向他们学习,在未来的生活中活出自我、活得精彩。”努尔比亚·艾买提说。
沙雅县残联干部巴哈尔古丽·热合曼患有先天性手部残疾,她说:“看着北京冬残奥会落下帷幕,我的内心充满了不舍,这一刻是终点,也是起点。我将沿着‘更团结’的希望之路,持续改进工作作风,真正和群众融在一起,做忠诚干净担当的优秀残联干部。”
温宿县第八中学教师李鹏生说:“冬残奥会运动健儿勇于突破自我、顽强拼搏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更加积极向上的精神,更好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地区卫健委驻阿瓦提县阿依巴格镇玉斯屯克柯坪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张世勇说:“残疾人运动员在赛场上挑战极限、超越自我,诠释了自强不息的生命真谛。我们将持续开展助残志愿活动、开办残疾人康复专题讲座、举办各类文体活动,并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帮助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在全社会形成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