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5-0012 阿克苏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997)2142110
广告热线:(0997)2122100 2135001订阅热线:(0997)2120100






2021年12月15日

“产业+就业” 振兴有力度

——记地委直属机关工委驻阿克苏市托普鲁克乡喀拉央塔克村工作队

本报记者 冯磊 通讯员 夏姗

12月7日,阿克苏市托普鲁克乡喀拉央塔克村核桃种植户陈光新急匆匆赶往村委会,生怕错过即将召开的核桃种植培训会。

核桃是喀拉央塔克村的支柱产业,但在几年前,因为核桃种植品种杂乱、技术落后、管理粗放,导致核桃产量、品质不高,村民增收成效不明显。

如何让核桃增产又增收?地委直属机关工委驻阿克苏市托普鲁克乡喀拉央塔克村工作队结合村情实际,将壮大特色林果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与村“两委”班子前往周边县(市)学习核桃产业发展经验,决定引导村民统一种植温185核桃,通过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相比我们的老品种,温185核桃皮薄、个大、味香,为打消村民种植顾虑,我们还带着大家到周边核桃种植大县实地参观,了解核桃产业发展前景。”工作队员陈鹏说。

为让核桃新品种规模化发展,工作队与村“两委”利用距离城区较近、毗邻国道等优势“引企入村”,引进阿克苏老王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进村落户,以“农户种植+技术指导+合作社收购”的方式,打消种植户在技术、销售等方面的顾虑。

合作社成立后,工作队又邀请核桃技术专家和合作社技术员成立技术服务队,统一选购温185核桃接穗,手把手指导村民嫁接,定期开展核桃种植管理技术培训,引导村民科学种植。

如今,全村核桃种植面积突破1万亩,核桃年产量达2570余吨,成为远近闻名的核桃村。

核桃产量上来了,工作队又趁热打铁,引导合作社对核桃进行分级、清洗、加工、包装,走市场化、规模化销售路线,提升产品竞争力,吸纳22户种植户入股合作社,在农资购买、技术服务、果品加工运输等方面为村民提供服务,带动全村180户农民户均年增收3000元。

“核桃种植技术日渐成熟,让不少村民从繁重的林果业管理中解放了出来,如何引导他们外出务工增收,必须提上议事日程。”村党支部书记阿斯古丽·肉斯坦木说。

在工作队的指导下,村干部挨家挨户走访,全面梳理村民就业意愿和技能。为确保有就业意愿的村民能够快速就业、稳定就业,工作队指定专人对接市内及周边企业,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到村开就业培训会,实现人岗相配。同时,工作队定期组织就业典型人物事迹宣讲,利用周一升国旗、农牧民夜校等契机,面向未就业人群开展“我的故事我来说”宣讲会,用成功就业的致富典型激发群众就业热情。

村民玉素甫·吐尔逊在工作队的帮助下,成功进入本地一家木材厂工作,他说:“多亏了工作队,我现在每个月有5000元的工资。而且厂子离家近,挣钱、顾家两不误。”

如今,全村127名村民实现就近就地就业,人均月工资3000元左右。

为让就业村民安心工作,工作队还组织在村各支力量成立党团员志愿服务队,定期深入企业、合作社、就业人员家庭了解生产生活需求,帮助解决春耕生产、作物采收、庭院整治中遇到的困难,有效促进稳定就业。

“接下来我们要坚持绿色发展、生态兴村的发展思路,引进文旅企业进村,打造集采摘、游玩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新阵地,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创业增收。”工作队副队长樊晓伟说。

--> 2021-12-15 ——记地委直属机关工委驻阿克苏市托普鲁克乡喀拉央塔克村工作队 2 2 阿克苏日报 content_55154.html 1 “产业+就业” 振兴有力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