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拜城讯 (记者 刘天) “在镇上卫生院就能得到县里医生专家的诊断治疗,做手术不用跑县里,报销比例也高,既节省了食宿费用又节约了开支。”11月21日,拜城县赛里木镇托喀其买里村农民吐尔洪·依米提感慨地说。
今年,吐尔洪·依米提在参加全民免费体检时,发现患有胆囊结石,赛里木镇卫生院立即通过远程会诊和拜城县医共体总院(人民医院)医生联系,不久拜城县紧密型医共体流动手术团队便来到镇卫生院,为他做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只花费了3000多元,报销完后自己只承担了400多元。
为了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病,降低群众就医成本,近年来,拜城县积极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建立了医共体牵头县级医院“科室包院”制度,积极引导和鼓励上级医院医生向基层流动,开展定期坐诊、查房带教、技术培训等,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同时,借助信息化手段,开展不同形式的远程会诊、远程诊断等互联网诊疗业务,让更多患者留在基层,节省了医疗费用。
总医院专家下沉至乡镇坐诊、指导培训,卫生院院区诊疗环境焕然一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彩超、数字DR等先进设备一应俱全……拜城县医共体总医院赛里木镇分院依靠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的东风,不断提升自身硬件设施水平和诊疗服务能力,高标准完善病房设施,保证患者住得舒适,实实在在地享受到医共体建设带来的就医便利。
“这儿的环境很干净,叫医生也不用喊,按下床头的按钮就行,特别方便。”13岁的迪里拜尔·艾买尔因为急性牙周炎正在住院,她告诉记者,父母平时比较忙,自己一个人住在这,医护人员都很照顾她,会帮忙打饭送过来。自己再过两三天就能出院了,据测算,报销完后,住院治疗费只需要交150多元。
“目前,卫生院的条件可以开展三级以下的手术,乡镇有患者的时候,总医院的专家会‘往下跑’,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做手术,中医馆更是方便了周边村民的理疗康复需求。”拜城县医共体总医院赛里木镇分院党支部副书记、行政院长刘兴茂说,2018年以来,分院为镇上1.3万多名群众提供服务,累计完成手术480多例,治疗病种也增加至92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