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5-0012 阿克苏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997)2142110
广告热线:(0997)2122100 2135001订阅热线:(0997)2120100






2021年11月03日

逐梦七彩巴格其 美丽乡村入画来

本报记者 潘婷

巴格其村地处阿克苏市依干其乡,毗邻多浪河景区和国家湿地公园,村内风光秀美,是远近闻名的蔬菜花卉之乡。

近日,巴格其村入选2021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及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这座位于西北边陲的小村庄已成为集旅游、休闲、观光、文化体验等于一体的网红打卡地,处处释放着乡村振兴带来的强劲发展动能。

党建引领强队伍

“在自治区党委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驻村工作队的帮带下,我的工作能力提升很快,工作越干越顺畅了。”村党支部书记王冲深有感触地说。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驻巴格其村工作队不断提升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建立一支部三中心,结合村干部的工作特长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的帮扶形式,重点对9名村“两委”干部和6名后备力量进行全过程结对帮扶,帮助村干部掌握党的创新理论和方针政策、提升工作本领,增强干好工作的信心。通过耐心细致、带有感情和温度的“传帮带”,村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升,实现了从“推着干”到“主动干”的转变,有效强化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组织保证,切实提高了乡村治理能力。

为更好向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巴格其村推进“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计划和“一户一个明白人”培训工程,围绕绿色种养、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农村物流、电子商务、农业职业经理人等分类建立农业生产经营人才、二三产业发展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乡村治理人才、农业农村科技人才等乡土人才库,培育农民看得见、问得着、留得住的“土专家”“田秀才”120余人,有效拓宽了村级后备力量来源。

产业发展添动能

踏进蔬菜大棚,绿油油的菜苗闪耀着光泽,让人喜不自胜。

巴格其村坚持产业联动、灵活经营,探索实施“党建+产业+旅游”新路径,打造农业、旅游业融合发展的绿色生态田园综合体,带动农家乐、农产品加工等10余家产业发展,逐步夯实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

巴格其村不断优化种植品种和品类,推行新机械、新技术,科学实施田间管理,林果蔬菜品质进一步提升,蔬菜年产量达到7800多吨,产值达4600余万元,林果业产量6600余吨,产值达到3500余万元。此外,结合林果、蔬菜产业实际,部分农民在温室大棚区开展“种养结合”、休闲采摘,在温室内培育出圣女果、樱桃、草莓等10余种反季节水果供游客采摘,在温室外养殖家禽,大幅提升土地附加值,营业额达270余万元。

在养殖业方面,该村积极组建畜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规模生产+庭院经济”相结合模式,大力发展牛、羊、禽、鸽产业,带动全村养殖业大发展,目前牛存栏517头、羊1000只、禽2万羽、鸽3万羽。

乡村旅游开新局

深秋时节,在巴格其村果园里随处可见赤红橘黄的果实缀满枝头,透出浓浓的丰收喜气,吸引不少客商及游客前来拍照、采摘。

民俗风情街作为巴格其村的地标性建筑,大力发展特色餐饮、文化体验、休闲观光、农业采摘,吸纳300余人在家门口稳定就业,年接待游客近2万人次、产值近千万元,帮助农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以民俗风情街为圆心,“七彩花田”“百果园”“百禽园”“幸福果园”“风雨林休闲农庄”“穆塞莱斯酒庄”等多家特色鲜明的旅游景点、农家乐和休闲农庄,将参观游玩、采摘休闲、餐饮美食等有机结合起来,唱响“春赏花、夏乘凉、秋摘果、冬观景”的休闲农业四季歌。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好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继续探索创新,做强做大乡村旅游品牌,努力把巴格其村建设得更加繁荣、富裕、美好。”自治区党委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李凯丰说。

--> 2021-11-03 2 2 阿克苏日报 content_52264.html 1 逐梦七彩巴格其 美丽乡村入画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