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场宣讲、一次次交流,不仅是生动的理论辅导,更是初心和使命的召唤。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地区各地不断创新方式方法,突出“12345”宣讲法,坚持现场宣讲与视频宣讲相结合、示范宣讲与常态化微宣讲相结合、线下宣讲与线上宣讲相结合、宣讲活动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相结合,引导地区上下学好百年党史,传承红色基因。
坚持“一条主线” 实现“两个覆盖”
连日来,新和县党史学习教育“蒲公英”宣讲团深入乡村,走进千家万户,开展党史宣讲。宣讲团成员阿依古丽·热合曼说:“我们宣讲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和历史性贡献等,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地区各地牢牢把握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主线,紧扣中心工作,利用示范宣讲、党员干部带头讲、分层分类宣讲等方式,广泛开展党史宣讲。
在宣讲过程中,做到宣讲内容、宣讲对象全覆盖。宣讲内容全覆盖是指在基层农牧区做到讲清党的恩情、讲清党的惠民政策、讲清社会发展变化、讲清民族团结好政策、讲清法律知识、讲清村级事务等;宣讲对象全覆盖是指根据不同受众群体的特点,地区组建各级宣讲队伍,打造地直宣讲团和高校宣讲分团、青年讲师团、红领巾宣讲团、志愿者宣讲队、马背宣讲团等特色团队,开展分层分类宣讲,做到“众口可调”。
同时,发挥基层党组织、志愿宣讲队、便民警务站、驻村工作队、包联干部、“民族团结一家亲”结亲干部、草根宣讲员作用,开展党史宣讲进机关、进乡(镇、街道、管委会)、进村(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网络等活动,把党史学习教育送进千家万户。
做到“三个结合” 不断提升宣讲效果
“虽然我年纪大了,但思想不能落伍,我一定学好党史,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近日,阿瓦提县阿瓦提镇阳光社区老党员艾合买提·肉孜说。为全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确保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老党员“不缺课”“不掉队”,阿瓦提县气象局驻社区工作队结合实际,开展送学上门活动。
地区各地做到“三个结合”,不断提升宣讲效果。结合重点工作,各级宣讲队深入田间地头,向群众宣讲党的历史、惠民政策、农业生产实用技术,通过“实”的内容、“活”的方式、“鲜”的语言,让党的声音“长”在田间地头、留在群众心里;结合群众工作,党史宣讲紧密结合驻村工作、“民族团结一家亲”联谊活动,采取与群众面对面、点对点的方式,深入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党史故事、英雄模范事迹等内容,凝聚共识,增进认同;结合群众需求,将党史宣讲开到建筑工地、快递行业、企业等党支部,解决企业困难诉求,结合工地安全作业等,开展分众化宣讲,同时建立企业服务群,采取微信推送的方式,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互动。
开设“四大课堂” 打通宣讲“最后一公里”
新和县委办公室驻塔什艾日克镇吐格曼贝希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多方筹集资金打造农家书屋,积极探索推行数字农家书屋,配备电脑,村民不仅可以查阅、学习科技知识,还可以通过电脑观看红色电影、网购等。
地区各地开设“四大课堂” ,打通宣讲“最后一公里”。“书香课堂”助力学。依托农家书屋广泛开展文艺演出和农技知识、防疫知识、卫生健康知识培训等活动,组织道德模范、党员群众走进城市书房读党史、听党史、学党史;“展览课堂”派送学。地区文博院(博物馆)“流动博物馆”以“四史”为主要内容,走进各县(市)、乡(镇)、社区、校园等地,创新采用“展览+数字VR+研学”巡展模式,深受群众喜爱;“青少年课堂”常态学。将“四史”学习纳入党史学习教育重要范畴,把“红”字贯穿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始终,各级各类学校(院)通过有效途径,共筑“红色课堂”、共唱“红色歌曲”、共讲“红色故事”、共读“红色书籍”、共留“红色足迹”,同时地、县(市)团干部、青年宣传能手组成党史学习教育青年讲师团,深入机关、农村(社区)、学校等地开展党史知识、党史故事宣讲2000余场次,覆盖团员青年、少先队员1万余人次;“分众课堂”全面学。通过领导带头示范讲、专业团队巡回讲、行业部门分类讲、干群互动微宣讲,分层分类深入宣讲,普及党史知识。
用好“五种”方式 让群众听得懂愿意听
温宿县委组织部老干部局组织18名离退休干部组成“四色”宣讲队,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富有针对性的志愿者宣讲活动,让党史学习教育落到实处。
新和县组建民间“草根”宣讲队,把党的政策、法规、爱国卫生运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史学习教育等内容编入节目进行艺术宣传,受到群众广泛好评。同时,推出《群众欢迎的“草根”宣讲员》视频,全网点击播放量累计1.4亿次,9个中央级媒体转发、推送该视频。
地区各地用好“专题式”“培养式”“对话式”“滴灌式”“文艺式”五种方式宣讲,让群众听得懂、愿意听。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举办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示范性党课、专题讲座、集中宣讲等专题宣讲;组成“百杏好声音宣讲团”“夕阳红宣讲团 ”“蒲公英宣讲团”,走进支部大院、村民议事点、群众聚集地、田间地头开设田埂讲堂,宣讲400余场次;以生动鲜活的“红色故事”“数字图表”,结合驻村工作、“民族团结一家亲”联谊活动、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双报到”志愿服务活动,采取拉家常、交流感情等对话方式,向党员群众讲清楚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将党史故事进行口语录制,利用“村村通”大喇叭每天定时播放;用快板、歌舞、诗歌朗诵等节目表演形式,把党史故事、生活变迁等内容融入其中,为群众送上文艺宣讲“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