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藏于地区文博院(博物馆)的青釉瓷笔架是一件清代的文房用具,长8.5厘米、高5.5厘米,五峰山状造型,山峰挺拔,错落有致,中峰高出,两边侧峰渐低,通体施青釉,釉层肥厚润泽,隐有釉光。
笔架,亦称笔搁,是古人放在案头用来架笔的工具。唐朝时期,从古人的诗句中可以看出笔架已经成为文房的常设之物,如杜甫诗:“笔架沾窗雨,书签映隙曛。”陆龟蒙诗:“自拂烟霞安笔格,独开封检试砂床。”宋代以后,笔架传世品和出土实物较多,材质更加多样,有瓷、木、紫砂、铜、铁、玉、水晶等。其中实用性的笔架以瓷、铜、铁最为普遍,观赏性的则以玉笔架最为典型。
明清之际,瓷质笔架最为普遍,样式更为丰富,流传更为广泛,不仅适用,而且讲究观赏,质精形美。地区文博院(博物馆)馆藏的这件青釉瓷笔架小巧精致,可远观,亦可近取,可供于案上,又可玩于掌中,与笔、墨、纸、砚组合搭配,使古人的书房气氛雅致而不失浪漫,静谧又不失灵动,是一件清代笔架中的典型之作。
此文物为阿克苏市征集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