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假期,家人相聚,肠胃开始进入“超负荷”状态。那么,节后如何吃才能调理肠胃呢?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梁静为你和家人支招。
清淡食物配粗粮
吃了几天的大鱼大肉,梁静建议,节后几天的主食要以谷类粗粮为主,适量增加玉米、燕麦、深色或绿色蔬菜。同时,多喝粥和汤,如新鲜的绿叶蔬菜、小米粥、疙瘩汤等,也可以配点咸菜,这些汤汤水水都具有良好的清火作用,让胃肠道得到休息调整。
多喝开水解油腻
节日里,每顿饭菜都少不了油腻,所以大部分人会出现脂肪摄入量过高的情况。利用两三天时间,减少精制米、面、糖果、甜糕点的摄入,强迫自己多喝水,尤其是多喝开水,这样可以加快胃肠道的新陈代谢,减轻大量肉类食物和酒对肝脏的危害。如果嫌开水没有味道,喝茶也可以清除胃肠道的油腻,使胃肠道尽快恢复到正常水平。
吃水果平衡消化
节日吃的美食很多是煎炸或甜点,多吃自然苦了肠胃。煎炸食物容易引起脾胃热滞,导致便秘或肚胀;而甜点吃得过多也会导致脾虚生湿,造成虚湿积滞,引发腹泻。要调整失衡的消化功能,水果是相当有效的。多吃苹果和石榴可以慢慢减轻这些症状,吃适量的石榴或喝半杯石榴汁能有效控制腹泻,而苹果带皮吃同样也有止泻作用。
吃绿色蔬菜补充纤维
每天暴饮暴食,吃很多很饱,自以为补充了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其实不然,很多膳食纤维都在大鱼大肉中流失了。
节日后,要特别注意膳食纤维的补充。膳食纤维之所以容易不足,是因为摄取的新鲜蔬果不足,再加上节日期间运动量减少,会出现便秘等情况,所以要多吃新鲜蔬菜少吃肉。
节假日之后的饮食调整要因人而异,可以通过3—5天时间把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
(本报记者 刘丽 通讯员 何少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