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工作回顾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在自治区党委和地委的坚强领导下,县委团结带领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定坚决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和地委工作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聚焦总目标、当好排头兵,深入实施“14658”战略,担当作为、砥砺奋进,推动稳定发展改革各项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
六年来,我们坚持聚焦总目标,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六年来,我们坚持党管意识形态,文化引领、正本清源,意识形态工作扎实有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理清两笔账、感恩共产党”等专项活动持续深化,各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牢固。精神文明创建扎实有效,成功创建自治区文明县城。文化惠民深入实施,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媒体中心、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投用,服务有力有效。
六年来,我们坚持高举民族团结旗帜,真情融入、和衷共济,民族团结事业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扎实有效,各族干部群众“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日益牢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丰硕,24名先进个人和48个先进集体受到国家、自治区、地区表彰,全县整体创建率达96%,成功创建地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形成常态,各级党员干部结亲、走亲、探亲、帮亲,宣传教育、帮扶解困,群众工作实现全覆盖。
六年来,我们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依法管理、有效引导,宗教领域和睦和顺。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全面落实,宗教事务管理法治化水平全面提升。
六年来,我们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凝心聚力、攻城拔寨,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11328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就业。2014年以来,累计投入各类资金8.66亿元,实施扶贫项目443个,14个贫困村全部退出。
六年来,我们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稳中求进、进中求好,经济发展成果显著。2020年,预计实现全县生产总值88亿元,较2014年增长83.1%,年均增长8.4%;产业结构比从42.2:21.2:36.6优化为31.1:22.2:46.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42亿元,增长50.5%,年均增长7%;农村经济总收入86.69亿元,增长129.28%,年均增长15.1%;完成工业增加值11.7亿元,增长106.7%,年均增长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46亿元,增长395.4%,年均增长30.6%;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升,粮棉果畜设施农业五大基地建设长足发展,“十城百店”“十仓百企”工程成效明显,有力助推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工业经济优化升级,金万莱油脂、九鼎飞宏、鑫达化工建成投产,石油石化产业实现量的突破。商贸物流产业快速发展,阿克苏药品集散中心、大欣二手车交易市场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承载能力明显增强,温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企业由9家发展至43家,工业增加值从0.3亿元增长至1.6亿元,顺利通过国家验收。产业园区企业由33家发展至64家,工业增加值从1.51亿元增长至6.7亿元。旅游业发展迅速,累计接待游客657.4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1.1亿元,塔格拉克村被命名为全国第二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基础设施极大改善,北外环(温宿区段)、台兰河大型灌溉区骨干工程、帕瓦拉110千伏变电站、环城次高压天然气管网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用。佳木镇新型城镇化、托甫汗特色小城镇建设完成。
六年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解民之忧、惠民以实,群众幸福感显著提升。坚持把财政支出的70%以上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九项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34536元和20332元,较2014年年均分别增长8.08%和7.2%。就业规模不断扩大,新增城镇就业1.4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7.4万人(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入推进,办学条件全面改善,教师队伍持续优化。累计建成城镇保障性住房4208套,完成棚户区改造5240户,建成农村富民安居房20897套,解决和改善15.7万人安全饮水问题。
六年来,我们坚持改革创新,试点先行、统筹推进,改革开放开创新局面。坚持试点先行、点面推进,7个领域933项(条)改革任务全面落实,重要领域改革成效明显。“三去一降一补”有效落实,化解房地产库存97.13万平方米,煤炭去产能42万吨。“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运行规范,企业登记注册压缩至1个工作日,个人不动产登记办理压缩至1小时。国有农林牧场改革全面完成,新设立镇3个,组建企业3家。招商引资取得实效,累计签约项目329个、资金436.61亿元,执行项目272个、资金262.51亿元。对口援疆全方位推进,累计投入资金7.08亿元,实施各类项目127个。油地共建、军民融合、兵地融合持续深化。
六年来,我们坚持生态保护优先,防治结合、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累计植树造林42万亩,全县森林总面积达310万亩,覆盖率达13.47%,县林草局荣获“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集体”称号。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公园城市建设成效明显,中心城区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区面积由10.8平方公里扩增到23平方公里。城市绿景不断延伸,龙泉河、凤泉河、老龙河三条水系穿城而过,新建城区街角绿地17处,生态停车场8个;玉龙湖公园、如意泉公园等8个公园建成开放,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6.09%,绿地率达41.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25.22平方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卓有成效,村容村貌极大改善。
六年来,我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从严治党、强基固本,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干部监督管理、人才工作、关心关爱等机制不断完善,基层一线选人用人导向更加鲜明。强基层强基础12项措施有效落实,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高素质公务员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县人民检察院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全国优秀基层检察院”荣誉称号。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纵深推进,基层减负成效显著,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不断向好。
“十四五”时期和2021年工作要求、目标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认清大势,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总体来看,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未来温宿发展优势明显。
“十四五”时期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地委决策部署,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统筹发展和安全,认真贯彻落实地区“76331”战略,深入实施“13788”发展战略,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建设团结和谐文明富裕的美丽温宿而努力奋斗。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变化,县委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对“十四五”期间全县发展战略定位及其内涵进行完善和明确,具体为: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深入实施“13788”发展战略,建设团结和谐文明富裕的美丽温宿。“1”是:着眼宜居宜业公园城市定位,加快形成阿温同城区域性中心城市;“3”是三园:温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温宿产业园区、阿温空港商贸物流园;“7”是:推进七大工程,团结和谐平安工程、先进文化引领工程、产业转型升级工程、乡村振兴五大工程、民生保障提升工程、生态治理示范工程、新型城镇化建设工程;第一个“8”是:建设八大高地,农业产业化高地、石油化工高地、新能源高地、医疗康养高地、商贸物流高地、旅游高地、教育人才高地、宜居宜业城市高地。第二个“8”是:培育八大产业,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油气开采业、石油化工产业、现代新型建材业、新型能源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现代商贸物流业、文化旅游产业。
“十四五”时期的奋斗目标是:到2025年,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民族团结实现新加强,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社会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力争实现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1%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2%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9%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6.5%以上,城镇建成区绿化率达46%,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56%,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展望至2035年,全县社会大局持续稳定长期稳定,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把我县打造成农业产业化高地、石油化工高地、新能源高地、医疗康养高地、商贸物流高地、旅游高地、教育人才高地、宜居宜业城市高地,区域影响力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区域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法治温宿建设达到更高水平,与全国全疆全地区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做好 2021年各项工作,对“十四五”开好头、起好步,极其关键、意义重大。
2021年预期目标:全县生产总值增长7.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以上;民生投入资金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速。社会大局持续稳定,经济发展稳中向好,民族团结更加巩固,宗教领域和睦和谐,意识形态领域持续安全,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民生事业全面进步,党的建设不断加强。
完整准确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全面做好“十四五”开局之年各项工作
——坚持法治引领,坚决维护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坚持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重于泰山的政治责任,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深入实施团结和谐平安工程,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温宿、法治温宿。
——坚持新发展理念,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1、优先发展农业农村。
2、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4、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5、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6、持续推进美丽温宿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增进各族群众福祉。坚持把本级财政支出的70%以上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进民生保障提升工程,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各族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1、 持之以恒促进就业。
2、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3、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4、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5、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6、全力办好实事好事。
——坚持举旗定向,坚决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不动摇,深入实施先进文化引领工程,坚定不移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不断夯实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思想基础。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坚决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
3、深入实施先进文化引领工程。
——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激发体制机制新活力。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地委各项重大改革举措,坚持试点先行、全面推进,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更好地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1、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2、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3、加快扩大开放步伐。
4、深化对口援疆和融合发展。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为建设团结和谐文明富裕的美丽温宿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完善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着力夯实基层基础。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深入推进反腐倡廉。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