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5-0012 阿克苏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997)2142110
广告热线:(0997)2122100 2135001订阅热线:(0997)2120100






2020年12月24日

“把最好的作品奉献给阿克苏”

——专访散文作家田万里

本报记者 郭爱成

12月15日,在地区召开的文艺精品创作座谈会上,作为特邀嘉宾之一,散文作家田万里作了主题发言《从不同视角看阿克苏,以文学创作推动文化旅游事业发展》,得到与会者的高度评价。12月18日,本报整版刊登田万里作品《鸟鸣声声话天山》《温宿塔格拉克村》等,受到读者喜爱。

在阿克苏老街,本报记者对田万里进行了专访。

记者:田老师,我阅读了您创作的关于阿克苏的文学作品,有《阿克苏的雨》《边城乌什的记忆》《初识天山托木尔大峡谷》《歌声里的塔里木河》《漫步多浪河畔》《夜宿天山脚下》等,一共二十多篇。请问是什么原因促使您对阿克苏情有独钟?

田万里:广阔的新疆天地,神秘的龟兹故国,文化底蕴深厚的阿克苏,是我心驰神往的地方。但由于某些原因,一直没有机会来感受这方神秘的土地。

我同阿克苏的结缘,始于2019年1月接到的邀请。在飞往阿克苏的途中,透过飞机舷窗,望着连绵起伏的天山山脉,我内心无比激动。当双脚踏上阿克苏这片土地时,我感觉就像找到了归宿一样。当然,这里指的是创作的归宿,精神的归宿。

作为一名散文作家,一名生态散文和文旅散文的强力推动者,我一生都在寻找文学富矿。我觉得,阿克苏就是我一直寻找的文学富矿。面对这一方山水,我总有一种创作冲动,它驾驭着我,引领着我,就像我探索并追求了几十年的原生态散文一样,欲罢不能。我先后三次踏上阿克苏这片土地,走遍阿克苏山山水水,创作从此进入金矿挖掘时期、开采繁盛时期。至今,我已创作有关阿克苏的生态、文旅散文二十余篇。就手头采访和搜集的资料来看,还有三十多篇要写,最终大约要完成六十余篇。

记者:感谢您写了这么多宣传推介阿克苏的文章。听说您写的每一篇作品在网上都有不俗的阅读量和点击率,您对此怎么看?

田万里:我认为,我文学艺术创作的真正境界、源头和语言,就是阿克苏这片辽阔的土地。自2019年元月以来,有关书写阿克苏的生态散文、文旅散文,先后刊发于《喝茶论道》《神州》《散文百家》《渤海风》等书刊,在人民网、中国作家网、云南网、海外网、天山网等20余网站刊载,今日头条、今日热点、搜狐等几十家网站先后转发,社会影响巨大,流传甚广。其中生态散文《初识天山托木尔大峡谷》荣获《全国首届“吴伯箫散文奖”(单篇作品奖获奖作品之一)》,仅今日热点网站阅读量就突破20万。

记者:每一位作家的成功,都不是轻而易举的。您能谈谈您的文学创作之路吗?

田万里:我出生于工人家庭。小学、初中都是在河南省鹤壁市某企业子弟学校上的。高中毕业,我考上了当地的一家技工学校。毕业后,我到一家通用机械厂工作,成了一名工人。

我从小喜欢文学,在校期间读过不少文学类书籍,也尝试着写一些文学类小故事。到了工厂后,对文学更是痴迷。八小时之外,一有时间,我就会找一个僻静的地方写些什么。因为经济不允许,有时我把工厂里的纸板和烟盒子当做稿纸,挤时间练习写作。从1984年起,我的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文学评论等开始散见于《人民日报》《河南日报》《中国作家》《诗刊》《长江文艺》《北京文学》《十月》《青海湖》《散文选刊》《散文百家》等数十家报刊。

有一段时间,我的写作陷入低谷。为此,我非常苦恼,就像在梦游,整天魂不守舍。为突破瓶颈,我从工厂辞职,顺利考入西北大学中文系。对于我的选择,亲戚朋友都不理解,甚至反对,但我还是毅然决然地跨入了西北大学的校门。在校期间,我还拜访了文学大师贾平凹先生,并系统地看了许多西方文学作品,黑格尔哲学也有所涉猎。

在写作的探索中,我逐渐发现散文写作最为得心应手,也最为成功。从2013年开始,我的散文创作一直处于状态或创作高峰值。

几十年在文学的路上跌跌撞撞,有艰难曲折,也有春风马蹄。至今我已出版诗集《遥远的城市》《火鸟》,散文集《兵马俑狂想》,中篇纪实文学集《城堡以外的世界》,小说集《田万里小说集》,还有不少作品正准备结集出版。

记者:田老师,听说您把阿克苏视为第二故乡,您会持续关注、宣传阿克苏吗?

田万里:一个人一旦爱上一个地方,就是一辈子的事情。

毋庸置疑,河南省鹤壁市是我的第一故乡。在我的文学事业陷入低谷时,是那段在学校读书的经历帮助我走出低谷,是在学校的系统学习提高了我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意识。如果我没有辞去工作、没有上大学读书,也许现在就别谈什么文学成就了。

我之所以视阿克苏为我的第二故乡,是因为阿克苏这片热土为我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阿克苏的山水同祖国内地的山水不一样,祖国内地的山水是清秀型的,而祖国边陲阿克苏的山水是豪放型的。至今,我依然记得初次看到阿克苏山水时的那种灵魂震颤的程度。现在,面对阿克苏的山水,我的灵魂依然会震颤。

阿克苏遍地都是散文,无论是崇山峻岭、深山峡谷,还是戈壁沙漠、绿洲河流,抑或是厚重历史、民俗风情……都是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作为散文作家,尤其是像我这样偏爱生态散文和文旅散文创作的人,岂能不把阿克苏视为自己的故乡——文学的故乡、精神的故乡?

有生之年,我都会把阿克苏作为我抒写的主要对象之一,把最好的作品奉献给阿克苏。

--> 2020-12-24 ——专访散文作家田万里 2 2 阿克苏日报 content_34782.html 1 “把最好的作品奉献给阿克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