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阿克苏讯 (记者 赵霞 通讯员 曾垂涛) 12月22日,记者从地区财政局了解到,地区财政率先在全疆把援疆资金纳入受援地国库集中支付体系和绩效管理体系,对援疆资金进行全流程、全周期管理,切实发挥受援地在援疆项目、资金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今年以来,地区积极探索援疆资金国库集中支付模式:年度项目计划下达后,将项目资金转拨至地区财政局存入援疆资金专户,按照国库集中支付方式,对项目实施单位下达资金指标及指标文件。项目实施单位则按照项目实施进度,分批次向地区财政局申请资金支付,浙江省援疆指挥部和地区财政局对用款凭证进行审核后,拨付资金。9月至今,地区共下达援疆资金73笔4113万元。通过国库集中支付,强化了援疆资金全流程跟踪监管,彻底解决了援疆资金“一拨了之”的问题和规避了援疆资金挪用、滞留等风险。
同时,把援疆资金纳入绩效管理体系,每年抽取部分援疆项目进行重点绩效评价,建立绩效评价激励约束机制。并对尚未使用完毕的项目资金,及时要求项目单位提出资金结转申请或资金结余说明。符合条件的,可结转下一年度继续按用途使用;产生结余的,由省援疆指挥部统一安排用于以后年度援疆项目。不仅简化了结余资金清理的流程,建立了结余资金清理的常态化机制,还有利于及时盘活存量资金,尽快发挥援疆资金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