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阿克苏市南城街道托万克巴扎巴格社区,因打造出志愿者服务先行区,成为各族群众交口称赞的“红旗社区”“党心社区”。
社区是最小的基层治理细胞,通过阵地的改造提升和探索智能化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今年以来,依托智慧社区平台,全力打造五级治理新模式,托万克巴扎巴格社区有效解决居民各类诉求,为9000余名居民群众提供贴心服务,赢得了居民的赞誉。
“志愿者之家”
是大家的“家”
走进托万克巴扎巴格社区,随处可见志愿者的身影,或是臂弯戴着红袖标、或是头上顶着志愿帽,一抹抹“志愿红”,正是辖区内最亮丽的色彩。
“等一下,先让我整理一下头发,服务时姿势一直帅,得奖拍照也不能草率。”面对镜头,32岁的小区志愿者曾传友笑着调侃道。
这已经是曾传友今年第二次获奖,社区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他第一个报名,利用自己娴熟驾驶技术,送孕妇做孕检、代买水电、给老人买血压仪器、半夜送病人到医院、取紧急快递……曾传友掰着手指头数起自己能做的事,不胜枚举。
“他最大的特色就是随叫随到,24小时手机在身边,志愿服务小红帽也在身边,无论谁的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一段微信语音,只要联系他,他戴上帽子,立马就来。”托万克巴扎巴格社区居民艾合买提·艾海提说。
曾传友只是托万克巴扎巴格社区志愿者中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社区志愿者达2000余名,一个个志愿者的红袖标,一个个整日奔波忙碌的身影,是社区最亮的底色。
托万克巴扎巴格社区党支部书记冯志杰介绍,社区总人口6805户1.8万人,辖区因微小企业多、外来务工人口多、廉价出租房屋多、低收入群体多、群众困难诉求和矛盾纠纷多,曾是典型的“五多”社区。
如今,社区已成立7支志愿者服务队,每周开展志愿者培训、志愿活动策划、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已开展各类志愿服务2200余次,惠及1.3万名各族群众。
五级治理模式
惠民服务一百分
走进托万克巴扎巴格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红旗高高飘扬,干部面带微笑在便民服务大厅为居民提供“红色代办”服务,几位居民在电视墙前观看凝聚正能量短片,图书角聚着孩童,象棋桌围着老人,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0个功能室内,最多的就是笑脸和笑声。
“不是我吹牛,在我们这里没有解决不了的群众难题。”今年79岁的居民艾海提·依布拉依木自豪地说。
几个月前,艾海提·依布拉依木以及其他15户居民的房屋被划定为拆迁区域,还没等住进新安置房,老房子供水管道出了大问题,当被告知社区无力解决时,16户居民愁上心头。
“这时候就凸显了我们五级治理模式的优势,居民将问题反映给楼栋长,楼栋长告知社区,社区解决不了,立即反馈街道办事处,街道再汇报给市上,最后阿克苏水务集团两天就重新接出一条新管道,烦心事立时解决了。”冯志杰说。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五级管理模式基础上,社区还成立以党支部书记、物业主任、志愿队长三方服务管理机构,搭建起社区实践站、红色物业实践点、志愿者服务队三级服务架构,打通社区、物业、居民相互沟通渠道,将服务做到群众心坎里。
智慧社区加码
开启基层服务新场景
交水电费、志愿者报名、社区商家信息……第一时间倾听居民诉求,让居民与商家互通互助,通过“智慧”建设,托万克巴扎巴格社区便民服务“高大上”起来。
12月6日,记者看到该社区专门开设有政务公开窗口,提供政府信息咨询、申请代办、法律咨询等服务,张贴着“好差评”二维码及建议监督电话。
社区利用网络终端,全力打造“智慧社区”平台,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模式服务,根据实际情况派驻志愿者上门服务,服务过后的两个小时将会进行一次满意度回访,作为志愿者此次服务积分依据,真正实现了群众点单——实践站派单——志愿者接单的志愿服务模式,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反映矛盾纠纷和困难诉求。
依托全力打造“智慧社区”,为社区管理带来很大的便捷,也为服务居民日常生活中发挥巨大作用。
设置办事指南——公布社区便民服务事项流程及所需材料,居民可按照流程准备相关材料,社区安排志愿者上门提供全程代办等服务,让群众少跑路。
社区会议直播——每月开展党课直播活动,身体不便的党员打开电视就能参与到党支部活动中来。
法律调解面对面——辖区居民有任何法律相关问题,一键式与社区志愿服务律师面对面沟通,在线解答法律疑惑,增强居民法律意识。
“群众的事,一件都不用等,只要是你需要的,就没有他们想不到的,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服务,以前社区是老板,如今社区像管家,好社区就该是这个样子。”社区居民杨严彬说。
推行管理与服务并重,发挥智慧物业的服务功效,一面党旗引领2000余名志愿大军,托万克巴扎巴格社区俨然成为南城一颗耀眼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