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沙雅讯 ( 记者 刘丽 通讯员 宋浩杰) “这是以前的煤油灯;这是30多年前的黑白电视机,全村都没有几家能买得起……”12月7日,在沙雅县红旗镇多勒昆村村史馆,村民热西提·萨依木看到纺车、唱片机、二牛抬杠犁铧、煤油灯等展品,激动地给孩子们介绍。
眼前的老物件,让他既熟悉又陌生。“短短几十年,我们身边的变化太大了。如果没有这些老物件,孩子们可能都不相信我们以前过的苦日子。”热西提·萨依木说。
多勒昆村村史馆占地280平方米,由四大块内容所组成,分别为:“村史馆里看变迁·老物件中忆乡愁”“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沧桑巨变”“旗引天山南北·谱写发展新篇”“践行初心使命·筑牢廉洁防线”。馆内运用声、光技术,加上150多张照片、100余件实物,利用电子显示屏及音响设备,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示村史、新疆发展史、党史、国史四个方面。馆内陈列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农用器械等见证了70多年来村民由贫穷走向富裕、迈向乡村振兴之路的奋斗历程。
村史馆总计投资70万余元,历时两个月建成,于今年11月27日正式开馆。目前,已经接待游客15批次150余人次。
红旗镇党委副书记、副镇长王权说:“我们把多勒昆村村史馆的建设与文化润疆相结合,通过老物件的直观展示,为全镇构建一个文化活动中心、党性锤炼基地、廉政教育场所,让群众获得荣誉感、自豪感和成就感更足。”
“群众对建村史馆积极性很高,纷纷从家里搬出来老物件。他们说,要让下一代了解历史,不要忘本。”沙雅县人民法院驻多勒昆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王刚说。
“之前是二牛抬杠,现在是大型农机;之前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现在出门就有柏油路开着汽车四处跑;之前天黑了看不见路,现在村里太阳能路灯亮堂堂;之前出门打工就业难,现在是家门口就有市场创业当老板……”多勒昆村群众的感悟,让他们更加坚定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
据悉,沙雅县目前共有村史馆13座,均对外开放。村史馆的建成,不仅成为群众了解村史的重要窗口,更能通过展示乡土文化和民俗风情,增强群众的归属感、认同感、自豪感。通过展示的老物件,让群众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引导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