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5-0012 阿克苏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997)2142110
广告热线:(0997)2122100 2135001订阅热线:(0997)2120100






2020年11月11日

警惕“注销校园贷”新骗局

本报阿克苏讯 (记者 陈露露) 近期,全国多地出现“注销校园贷”新骗局,不少在校以及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纷纷“中招”。警方和地区消协提醒,广大青年学生要擦亮双眼,警惕各类不良“校园贷”陷阱。

“注销校园贷”到底是怎样的套路?据了解,“注销校园贷”以注销校园贷款账户为名,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和刚参加工作的新人。犯罪分子通常伪装成“平台客服”联系受害人,利用非法渠道获取的个人信息,准确报出受害人的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贷款等信息,并声称“根据国家相关政策需要配合注销账号,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要求受害人从多个贷款平台贷款,并将款项打到他们所提供的“对公账户”来完成“清零”和“销户”,且承诺账户注销后就会返还转账资金。但当受害人真正按要求操作后,他们就会以新的借口要求受害人继续打款,最终拉黑受害人。

阿克苏市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副大队长徐文斌介绍,“注销校园贷”是“校园贷”骗局的新变种,并没有所谓的“注销校园贷”操作。近年来,国家加大对不良“校园贷”的整治力度,一些不法机构为逃避监管部门的查处,进行改头换面,有的打着“培训贷”“创业贷”“求职贷”“毕业贷”等旗号,采取更为隐蔽的营销手段,继续向在校大学生违规放贷,或用分期购物商城、贷款超市等名义来打掩护,但本质仍是不良“校园贷”陷阱。

徐文斌提醒,青年学生要提高防范意识,警惕“校园贷”相关骗局,不向陌生账户转账。若不慎踏入不良“校园贷”陷阱,或者遇到疑似不良“校园贷”诈骗的情形,要及时报警求助,并注意保留聊天记录、转账记录、借款合同、银行转账记录、催款电话录音、短信等关键证据。

同时,为更好地保护广大学生的财产安全,避免其陷入形形色色的“校园贷”陷阱,地区消协向广大青年学生发出消费警示,要树立正确消费观念,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制订消费计划,合理安排生活支出。如果确需申请贷款的,一定先和父母沟通,认真评估自己的还款能力,并向正规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办理贷款业务。要主动学习金融消费知识,保管好个人信息。如果对个人征信存在疑问,可通过官方渠道进行咨询。要留存有关凭证,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

--> 2020-11-11 2 2 阿克苏日报 content_32135.html 1 警惕“注销校园贷”新骗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