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 吕娜 图/本报记者 艾尼瓦江·依明
用岁月堆砌起来的记忆之城,总是弥漫着历史文化的味道。阿克苏老街,便是如此。
步调轻缓,踏在阿克苏老街的土地上,触摸着民族特色鲜明的建筑,嗅闻着清新空气散发的醉人芳香。一条历史与现代相融合的街道,行走其中,一股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而兼具现代感的设施则令人着迷。
老街
哪里最浪漫?其实,浪漫不在哪里,而是在于你是否有浪漫的情怀。
如果要说浪漫,阿克苏老街应是最佳选择之一。每到晚上,阿克苏老街的民族建筑在夜色迷离中泛着古色古香。民宿里不时传来音乐声,如梦幻般摩挲着老街的夜空。
阿克苏老街,位于阿克苏市依干其乡依干其村。作为阿克苏市今年重点打造的特色民宿村,让各地游客体验原汁原味的民族风情,感受厚重的龟兹文化和多浪文化底蕴。老街,兼餐饮、娱乐、休闲、特色民宿体验于一体的大型特色民宿,是阿克苏市旅游兴市、惠及民生的重点旅游项目。该项目占地面积130余亩,拥有特色民宿100套,其中保留了3套原居民院落。目前,该项目已竣工55%以上。
深秋时节,万木换上了金色的盛装,踏入老街二巷,街道两旁挺拔的桑树矗立在“旧貌换新颜”的小院一旁,树叶时不时随风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为农家小院蜕变成精致的民宿而鼓掌叫好。
朱红色的大门,土褐色的墙体,叩开每一户大门都是别有洞天。每一间民宿都有一个主题,每一个主题都能吸引游客争相体验。这些民宿都是在原有农家小院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而成,而村民们都搬迁至城区享受都市生活去了。
街道的两侧都设有橱窗,展示的内容包括阿克苏土陶工艺品、民族木器制作工具、小花帽等等。游客来到这里,总会忍不住驻足观看、拍照,听讲解员讲解有关阿克苏的历史文化。
位于老街二巷的土陶工艺品,成了游客了解阿克苏历史文化的一个窗口。
土陶艺术在新疆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采用模具压制法制作而成,2006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土陶可以分为素陶、釉陶、彩色釉陶,制作方法也十分简单。那里摆放的土陶工艺品,是老街一间民俗业主张实柱无私捐赠的,有的造型质朴浑厚,有的优雅精美。
在老街二巷中间位置立有一个木制的门框,门框上方挂着一把都塔尔。关于这把都塔尔还有一个小故事。今年7月,阿克苏老街建设项目没有停工,每天加班加点赶进度。住在旁边的一位维吾尔族大妈看到这种情况,拿出她珍藏多年的一把都塔尔,无偿捐赠给老街项目部。她告诉施工人员,老街和她小时候印象里维吾尔居民区一样,感谢大家把具有民族特色的东西保留下来。
阿克苏老街项目在立项之初,就严格遵循并保留民族经典艺术风格。如路边的灯柱运用了艾德莱斯元素,两边的展示柜和橱窗则结合阿克苏本地农副产品和文化艺术传承,再现阿克苏的独特地理文化内涵,游客漫步老街,从每个细节都可以感受阿克苏浓郁的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
老屋
沉浸在老街的风月之中,不时徘徊在灯火阑珊的庭榭前,流连月光倾泻下的小桥流水;使人油然而生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随着夜色降临,城区开始流光溢彩,老街把自己悄悄融入这夜色中,高悬的街灯影影绰绰映在小院,住在民宿的游客此刻觥筹交错,把酒问青天,好不酣畅淋漓。
阿克苏老街,最大的特点是民宿。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走进79号特色民宿——陶画源,在这儿能感受到浓厚的阿克苏历史文化。这间民宿的业主张实柱将紫砂工艺与新疆的土陶工艺相结合,开发创造出低温双色刻陶工艺。
陶画源民宿的背景墙是南疆居民以前住房的缩影,由于新疆干旱少雨,以前都用泥巴掺着牛粪抹在红柳上面盖房子,条件十分简陋。墙面上的老物件都是张实柱在这十几年过程中收集到的土陶艺术品,这些土陶艺术品的造像来源于克孜尔千佛洞壁画。站在这面墙下,俨然看到了克孜尔千佛洞浓缩后的3D版。
往里面走是一间开放的厨房,展柜里摆放着上百种调料、香料、干食材等,游客有兴趣可以亲自烹饪。还有两间是传统的起居室,选择住在那里可以感受到浓郁的民俗风情。
86号院是刀郎文化主题民宿。据了解,早在800多年前的察合台汗国时期,一些不堪忍受压迫的牧民、家丁和奴隶,避居到叶尔羌河、和田河、阿克苏河三河汇集的塔里木河沼泽地胡杨林里,成了早期的刀郎人。由于刀郎人长期与世隔绝,靠捕鱼为生,逐渐形成了特有的粗犷豪迈的性格和迥异于其他地区维吾尔文化的艺术特征。
这间民宿的一面背景墙上都是业主在沙漠戈壁滩找到的奇石。院内有一条卡篷船,是刀郎人把整棵胡杨树掏空在塔里木河上捕鱼用的。卡篷船里摆放着多肉和绿色植物,四个船桨被设计者巧妙地设计成桌子,配上整块胡杨木墩子,让大家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刀郎人的生活场景。
69号民宿是以孝文化为主题的康养民宿,取名为“酵宿”。业主熊先生起初打算将父母接到这里,让老人回归田园、安享晚年。得知老街打造以民宿为主题的经营理念后,他改变了想法,决心将民宿打造成以孝文化为主题的康养馆,并带动影响那些因为工作繁忙而不能在父母身边尽孝的人,能够在工作之余陪同父母来到这里,一家人围炉而坐,尽享天伦之乐。
姑漠之家,以沙漠为主题;与子成说言,以婚庆为主题;巴依别院,以民族特色为主题;环塔拉力,以体育运动为主题……100套民宿,100个主题。每一个主题都让你忍不住体验一回。
有些主题民宿里还设有KTV、麻将桌、烧烤炉等,邀上亲朋好友不妨体验一回,一定会让你欲罢不能。
老味道
目前,阿克苏老街还在紧张有序地改扩建中,工人们细心修缮着“陋室”,使它成为一间间精品民宿。时有村民前来观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安居富民房蜕变成旅游民宿,居住在附近的村民怎会不幸福?
今年10月以来,已基本建好的老街二巷,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游客,民宿时常处于爆满状态,餐饮区也是一座难求。
漫步在安静的巷道上,观赏着橱窗内展示的老物件,一阵微风吹过,偶有金黄的桑树叶打着旋儿从空中飘落,人们忍不住捡起一片,准备拿回家做成书签,收藏起关于老街的美好记忆。
站在老街的十字路口,即有纵向的历史感、横向的地域感,也有纵横交错而成的现实感。老街东北角有一家民族风味餐厅,凸显维吾尔族元素搭配现代简约风格,菜品也由原有的地方菜进行改进,可以让大家一饱口福。
正值饭点,一位小伙子左手握着串羊肉的铁钎不停地在炭火上翻烤,右手娴熟地撒上精盐、辣椒面、孜然粉等佐料,数分钟即熟。其色焦黄、油亮,来上一串,瘦肉入口香嫩,肥肉外脆而焦,味道微辣中带着鲜香,不腻不膻,鲜嫩可口。这一刻,一块烤肉充盈着整个口腔,浓郁的汁液,饱满的口感,整个人完全陷入美食带来的幸福感中。
再来一份大盘鸡配着皮担面,一定会令人大快朵颐。当大盘鸡端上餐桌后,红、白、绿、酱红几色相间,既赏心悦目,又口感微甜、辣中带麻、肉质软嫩爽口,特别适合三五人聚餐食用。同时,这家餐馆还有丰富多样的素食,如金汤养生豆腐、凉拌恰玛古、金瓜慕斯等,每一道素食经过厨师的烹饪,都会刺激到你的味蕾。
在阿克苏老街,还有一间以馕为主题的美食民宿。这间民宿整面墙是关于馕文化展示。游客来了,不仅可以选择住在这间民宿,也可品尝到现烤的馕。
阿克苏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城邦中温宿、龟兹、姑墨所在地,地处丝绸之路中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如果说车轮是推动人类历史进步的工具,是沟通龟兹、温宿、姑墨与中原政权的重要载体,那么今天,阿克苏老街每一个老物件、每一处建筑、每一件装饰等等,都体现着各民族心连心、手拉手、同呼吸、共命运的和谐美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