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5-0012 阿克苏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997)2142110
广告热线:(0997)2122100 2135001订阅热线:(0997)2120100






2020年10月13日

村里的“垃圾场”不见了

“过去这里是荒滩乱石,被村民戏称为‘垃圾场’,现在变成了绿化带。”9月28日,库车市牙哈镇巴格村农民阿布力肯·莫明说。

面对贯穿村庄东西的麦田,库车市农业农村局驻牙哈镇巴格村工作队长、第一书记尼亚孜·托乎提在计划着下一步工作。

尼亚孜·托乎提说:“巴格村80%的面积是戈壁荒滩,曾是自治区级深度贫困村。近年来,随着安居富民等政策的实施,全村342户群众全部搬进了宽敞明亮的安居富民房。但贯穿村庄东西的荒漠,地面没有任何植被,一刮风沙尘满天,严重影响村容村貌和群众的生产生活,一直以来成为工作队的一块‘心病’”。

“今年开春以来,我们做了环境绿化资金预算,包工包料需60万余元,上报了农业农村局。”尼亚孜·托乎提说,农业农村局领导李钰积极协调石油公司,并联系宁波市援疆指挥部,得到的答复是因地下铺设有石油管道地面只能种草,宁波市援疆指挥部支持了12万元。

“只能种草,那我们就种苜蓿,种一年管十年,一亩苜蓿就有800元的收入,这几十亩的土地就是一笔很大的收益,在田埂上养花养草,既美化了环境,畜禽的饲料也有了保证。”尼亚孜·托乎提在村民动员会上说。

“驻村干部懂农业懂技术,资金有限我们自己出工,自力更生建设家园。”阿布力肯·莫明对邻居们说。

7月18日,工程启动,全村劳力齐上阵,大家积极投入到改造荒滩的劳动中,在保护原有管道及地面标识、界碑的基础上,清理乱石垃圾、废弃物,运来新土填平坑地,厚植土壤,铺设浇水设施,8月中旬工程顺利完工。

“要想种出好苜蓿,头茬地一定要种小麦,明年三月份,在麦地套种苜蓿,不影响冬小麦的收成,苜蓿长成后一年可收割三茬,收益十分可观。”尼亚孜·托乎提说,全村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向一处使,水电设施具备,巴格村的小麦比其他地方早播了一个多月。

--> 2020-10-13 本报记者 龚喜杰 通讯员 王红丽 2 2 阿克苏日报 content_30263.html 1 村里的“垃圾场”不见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