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阿克苏讯 (记者 蒋晓俊 通讯员 王建强) 眼下,经过库车市四强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6年时间精心培育的红枣新品种——“赛蜜酥”红枣已成熟上市,在推动当地林果业提质增效的同时,拓宽了村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9月1日,记者在乌尊镇色根苏盖特一村红枣园看到,成熟的红枣挂满枝头,合作社社员忙着采摘成熟的红枣,准备运往全国各地,由于是新品种新鲜上市,也吸引了外地采购商到田间地头采购。
四川收购商张宗贵说:“去年这个品种的枣我们四川成都商会采购了200多公斤,品尝后反馈都很好,所以今年大量采购。”
“赛蜜酥”是由本地红枣和山东蜜枣嫁接而成,红枣皮薄汁多,香酥爽口,吃在嘴里有种蜂蜜的味道,经自治区农科院专家鉴定,“赛蜜酥”红枣的糖度达82度,它的糖度比若羌红枣还要高出将20度左右。
库车市四强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侯四强说:“经过自治区农科院专家鉴定,‘赛蜜酥’属于干鲜两用枣,鲜枣皮薄汁多,酥脆爽口,形成干枣之后糖度高,而且枣核特别小,果肉特别厚,客户反映良好。”
近年来,随着南疆红枣种植规模的扩大,红枣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格局,枣农的收入也随之下滑。看到这种情况,侯四强从库车小白杏看到品牌效应,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打造一种全新的红枣品种。
说干就干,2016年侯四强倾其所有,把自家的100亩灰枣全部进行嫁接、改良,全程按照有机红枣标准种植,施用的肥料是有机菌肥,由于嫁接、管理等技术不到位,当年成活率还不到50%。看到这种情况后,村“两委”、中国石化塔河炼化有限责任公司驻村工作队及时联系地市林业部门技术人员、自治区农科院专家到田间地头帮他找问题原因,从接穗的选取、嫁接的时机、土壤要求以及挂果后的管护等方面手把手地教他,并进行全程跟踪指导,最终取得初步成效。
地区还通过多种方式向产业内部挖潜,从源头抓好林果品质,进一步增强林果产品市场竞争力,充分利用自治区“推进南疆特色林果业提质增效 助力脱贫攻坚行动”机会,邀请自治区林果业专家来阿指导绿肥生产及施用。此外,地县两级通过项目引领、典型开路、技术示范,引导各县(市)在果树肥水管理、整形修剪、有害生物基础防治等多方面下功夫,为打造精品果园、申报绿色有机果品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目前,地区已创建“中国森林食品生产示范基地”200万亩以上、“百十一”林果基地111万亩以上、有机果品基地逾5万亩、出口注册果园逾4万亩,林果产品正加紧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林果业规模优势正逐渐向质量优势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