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5-0012 阿克苏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997)2142110
广告热线:(0997)2122100 2135001订阅热线:(0997)2120100






2020年07月24日

种植林果增绿又增收

本报记者 刘红文 实习记者 封磊

7月13日,记者沿着阿克苏市柯柯牙一路北行30分钟,看到一座正在建设中的建筑,这是原柯柯牙绿化工程纪念馆的扩建工程,现更名为阿克苏荒漠绿化纪念馆。

地区林草局办公室主任郭伟介绍,新建的阿克苏荒漠绿化工程纪念馆通过沙盘、光影互动、真实场景体验以及一些数字化图片、影视等高科技手段,展现了30多年间地区各族干部群众把荒漠变成绿洲的过程和实现从生态效益到经济效益转变的过程。

位于阿克苏市东北部的柯柯牙曾经土壤贫瘠、寸草不生、沟壑纵横。“现在的柯柯牙早已从戈壁变成绿洲,各族群众种植特色林果走上致富路。”温宿县柯柯牙镇戈壁新村党支部书记徐建丽说起如今的柯柯牙很自豪,因为经过阿克苏各族干部群众30多年的植树造林,柯柯牙已是绿色林海,瓜果飘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十三五”以来,地区依托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还草、防沙治沙等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工程建设,相继启动实施阿克苏河、渭干河等生态建设工程,使荒漠变为绿洲果园。

眼下正是桃子、杏子集中上市的季节,在温宿县天山喜农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一处果园中,桃子、杏子挂满枝头,该合作社技术员李春生见证了从戈壁荒滩到经济可观的果园的转变。

“我有600亩杏树,杏子没成熟时就被上海等地的客商订购了,按照现在的市场价算,今年有200多万元的收入。”李春生说。

徐建丽告诉记者,这几年该村农民除种植苹果树外,还种植李子、核桃、红枣等,人均年收入2万元以上。

随着时令水果陆续成熟,记者在柯柯牙镇走访时看到,果农都在果园里忙碌着,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温宿县柯柯牙镇副镇长热合曼·热麦提介绍,林果业不仅是改善生态的“法宝”,还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之一。2019年,柯柯牙镇果品产量达7.2万吨、产值6.1亿元,农民林果纯收入2.3万元,林果业成为农民增收的“绿色银行”。

--> 2020-07-24 本报记者 刘红文 实习记者 封磊 2 2 阿克苏日报 content_26898.html 1 种植林果增绿又增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