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龚喜杰 通讯员 李红红
2013年,库车市计生站护师吴景蓉创办了库车阳光公益慈善联盟,采用“社工+义工”双工联动模式,组织志愿者定期到福利院、敬老院或各街道(社区),帮助孤残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扶助贫困学子、改善城市环境。如今,这个公益组织已经由当初的17人发展到305人,为提升城市文明、打造和谐城市树立了榜样。
吴景蓉也因此收获了大量赞誉,今年还被评为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
献爱心 情暖库车
“我们当初成立慈善联盟,是受一件事的驱动。”吴景蓉说,2012年冬季,她到伊西哈拉镇兰干村义诊,看到一个叫吐逊江·艾合买提的小孩,光着肚皮在太阳下看书,她立即上前了解情况,并给孩子买了新棉衣。
回到家中,她跟家人说,想成立一个慈善联盟,召集更多的人一起来做慈善,带给社会更多的爱,家人听后,非常支持她。
她又将想法说给好友,大家也都支持。就这样,2013年年初,吴景蓉和17个好友一起,成立了库车阳光公益慈善联盟。
2013年春节期间,志愿者对塔西南物业公司的130位独居老人进行了为期15天的逐户慰问活动,并开展农民工劳动维权活动。12月18日,库车市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与浙江省舟山市网络义工协会共同发起的“冬日暖阳·让爱传播”舟山——库车志愿者携手帮扶困难家庭捐赠仪式在库车市体育馆举行。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为库车市的孩子们分发了浙江舟山志愿者为库车市1—6年级的孩子捐赠的2000件羽绒服、围巾、手套、帽子。
志愿者们开展帮扶济困、扶老助残、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卫生保健、司法援助等多项公益活动,关注弱势群体,影响力越来越大,参加的人也越来越多。
“我们的成员有公务员、教师、医生、企业负责人、个体工商户和退休老人,年龄最大的81岁。”吴景蓉说。
公益慈善传递真情
慈善联盟发挥宣传拓展、凝聚社群、家庭教育、主题推广、资源联动的优势,主动参与社会治理,配合群团组织开展社会服务,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志愿服务活动通过集中辅导、座谈交流、案例分析等方式,传播志愿服务理念、壮大志愿服务团队。一支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无偿奉献”的志愿服务组织(队),活跃在库车街头巷尾、社区学校。如今,新城街道10个社区党员干部进社区报到100%,每个社区都建立了以党员干部、返乡大学生、教师等为主的志愿者队伍,服务对象覆盖了老人、残疾人、儿童。
志愿服务开展了医疗救助、文体活动、文明引导、扶危济困、司法援助、关爱残疾人、心理沟通、妇女创业、法律维权、文明交通、环境保护等18项志愿服务活动。
为了充分发挥每一位志愿者的优势,吴景蓉和志愿者多次利用休息时间,策划活动、调查了解、规划线路、组织成员,确保每次活动都万无一失。
“小吴做事非常细心,有一次,我们到乡下去做活动,她连路上有几个沟渠,都给我们交代得清清楚楚,并给年纪大的志愿者准备了靠垫和药。”志愿者靳红军说。
据不完全统计,慈善联盟成立至今,平均每人每年义务奉献62.5小时,年服务时间19062.5小时;受益人群达5.1万人次。
“爱心汇聚成一股暖流,我们的团队点亮了大家对生活的热爱,现在就连许多老人也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成为我们的队员。”吴景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