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5-0012 阿克苏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997)2142110
广告热线:(0997)2122100 2135001订阅热线:(0997)2120100






2020年07月17日

养牛达人的奋斗之路

本报记者 龚喜杰 通讯员 周全

7月6日清晨,天微微凉,新和县玉奇喀特乡霍加吐鲁斯村农民艾合买提·斯迪克便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先是把牛棚打扫干净,顾不上吃早饭,又拌好饲料准备喂牛……

看着棚里68头牛大口吃起饲料,艾合买提·斯迪克这才放心地走进房间跟家人一起吃早饭。

“这些牛就是我的‘宝贝’,有它们在我心里就有底,日子就有盼头。”在艾合买提·斯迪克细心照料下,他的68头牛正茁壮成长。每天看着牛棚里体格健硕、毛色光滑的“宝贝”们,艾合买提·斯迪克就难掩喜悦之情。

拉料、拌料、喂牛,清饮水槽,清粪、出粪……这些都是每天清晨必干的事情,全部干完得忙活四五个小时,虽然劳动强度不低,但是对从小生活在农村的艾合买提·斯迪克来说,他早已习惯了。

回想起五年前,艾合买提·斯迪克家并不富裕,收入仅靠种地,风调雨顺时能有个好收成,遇到不好的年景,除去吃喝剩不了多少钱。为了打破这种靠天吃饭的命运,在新和县民政局驻村工作队帮助下,艾合买提·斯迪克开始养牛,通过“政策+资金+技术”的帮扶,他走上养牛这条致富快车道。

为了提高养殖技术,艾合买提·斯迪克边养牛边学习饲养知识,除了买书自学,还积极参加村里组织的养殖技术培训。乡党委还指派了一个免费的“牛专家”——乡兽医站的技术员,每3天前来查看一次,免费为他解决养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就这样,艾合买提·斯迪克熟练掌握了牛饲料的最佳配比、常见病的预防等,甚至连防疫、接生等技术活也不在话下,成了真正的养牛达人。尝到甜头后,他每年都在扩大养殖规模,从最初的9头牛发展到现在的68头牛。

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艾合买提·斯迪克已经建起了占地1800多平方米,可饲养100头肉牛的标准圈舍及附属建筑,俨然一个规模化的养殖场,每年能卖出近30头牛,收益达40余万元。

“一头牛能卖1.8—2万元,我这68头牛一卖就是140多万元,再也不用愁日子不好过了。更何况现在给牛买保险还享受优惠政策,一头成年牛的保险费才120元,帮我们省了不少钱,还降低了养牛风险。”艾合买提·斯迪克说。

“几年来,生活发生了巨变,让我深刻明白一个道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现在我的干劲儿越来越足,感觉日子过得越来越有滋味了。”艾合买提·斯迪克说,能过上好日子,他从内心里非常感谢党和政府的帮助。

--> 2020-07-17 本报记者 龚喜杰 通讯员 周全 2 2 阿克苏日报 content_26635.html 1 养牛达人的奋斗之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