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任春华
“今年我们村的发展目标是创建乌什东部新村,让全体村民过上幸福生活。这一目标主要有七条标准,社会稳定、经济强、农民富、环境美……经济强就是今年咱们村集体收入要在去年的基础上再增加10万元以上……”6月12日,在乌什县阿合雅镇巴扎村召开的晨会上,村党支部书记图尔贡·毛尼亚孜再次对如何落实年初制订的发展目标进行安排。
很难让人将“贫困户”这一身份与眼前这位精干的村党支部书记联系在一起。图尔贡·毛尼亚孜是怎样从一个“贫困户”成长为带领全村致富的党支部书记的?记者了解到,在图尔贡·毛尼亚孜成长的过程中,经历过辉煌,遭受过打击,在起起落落间坚定了他一名共产党员对信念的坚守。
为致富勇闯天涯
图尔贡·毛尼亚孜出生在乌什县阿合雅镇果鲁克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2003年初中毕业后,16岁的图尔贡·毛尼亚孜到镇上一家火锅店当学徒,2005年火锅店转让后,他前往乌鲁木齐市一家鸽子店打工,2年后从学徒干到师傅。2007年底,一位来自重庆的老板吴波经常来店里吃饭,很快两人成了好朋友,吴波邀请他一起到重庆发展。2008年4月,图尔贡·毛尼亚孜前往重庆,拿上了每月7000元的工资。
“当时,刚刚20来岁好玩,我每个月给家里打回1000元,其余的都消费掉了。”图尔贡·毛尼亚孜回想当初,非常后悔自己的不成熟。
因父母生病致贫
2009年底,图尔贡·毛尼亚孜接到家里打来电话,母亲眼睛出了问题,需要手术治疗。图尔贡·毛尼亚孜立刻辞去重庆的工作,回到村里照顾母亲,因为母亲治病他花光了3万元积蓄。2010年他再次辞别父母,到乌鲁木齐市打工,每月工资5100元。有了前车之鉴,他学会了存钱,一年多攒下了5万多元。
2011年2月,图尔贡·毛尼亚孜又接到母亲的电话说父亲病重。他立刻赶回家才得知父亲患有高血压、肝功能衰竭等病。他带父亲求医,花光了家里7万多元积蓄。随后,父亲病情恶化,为救父亲,图尔贡·毛尼亚孜卖掉家里5头牛,并向所有亲戚借了23万元,带着父亲四处治疗。
2011年5月20日,图尔贡·毛尼亚孜按照父亲的意愿, 娶了父亲好友的女儿为妻。父亲的病需一直吃药,家里也越来越穷。为照顾父母图尔贡·毛尼亚孜不敢离家太远,就在附近的安居富民房建筑工地上打工。2012年6月23日,图尔贡·毛尼亚孜的父亲病逝。20多万元的债务,加上患有慢性病的母亲,2013年图尔贡·毛尼亚孜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不甘贫困再出发
“戴着贫困户的帽子让我抬不起头,我必须设法挣钱、还钱、改变生活。”图尔贡·毛尼亚孜说,2013年9月,哥哥打电话让他带点西瓜到乌鲁木齐市,说那边卖得很贵。这让图尔贡·毛尼亚孜看到了商机,他雇了一辆大货车,在阿合雅镇收了一车西瓜拉到乌鲁木齐市批发。思想活络的图尔贡·毛尼亚孜雇来3辆三轮车,请他们拉着西瓜大街小巷零售,12天后西瓜销售一空,他净赚1.6万元。尝到甜头后,图尔贡·毛尼亚孜先后三次卖瓜,一个多月赚了6万元,全部用于还账。事后,他致富的信心被再次点燃,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阿克苏市一家红枣加工厂打工。由于普通话说得好,人又踏实肯干,图尔贡·毛尼亚孜很快得到老板的赏识,成为班组长兼老板的翻译,后来因家里有事,干了一个多月拿到6000元的工资后,不得不回到家中。
2014年,图尔贡·毛尼亚孜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2015年7月,他成为了预备党员。地区发改委驻果鲁克村工作队发现图尔贡·毛尼亚孜不仅有语言优势,办事能力也很强,将他纳入村后备干部培养,并让他担任村团支部副书记。2016年7月,图尔贡·毛尼亚孜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并主动申请退出贫困户。随后,在工作队的推荐下,他进入了果鲁克村“两委”班子,担任治保主任。
当好群众的“领头雁”
2018年9月,由于工作能力强,图尔贡·毛尼亚孜被阿合雅镇党委调到巴扎村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2019年6月正式任命为村党支部书记。
刚到巴扎村,图尔贡·毛尼亚孜面临不熟习情况、没有群众基础等难题,但他没有退缩,到岗后积极与地委党校驻村工作队配合,入户走访,了解村民情况。在工作队的帮助下,图尔贡·毛尼亚孜顺利解决了12户村民的住房和21户村民的水电问题;并转移村里的富余劳动力到附近企业就业;动员村民就近创业。为了带领村民致富,图尔贡·毛尼亚孜和工作队协调,建起了33个拱棚,免费提供给村里的脱贫不稳定户,让他们种植大棚蔬菜。
工作队长、第一书记王立宪说:“图尔贡·毛尼亚孜是一名政治上可靠、党性原则强、工作思路清晰、执行力很强的村党支部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