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沙雅讯 (记者 吕娜 通讯员 安斌) 6月3日,沙雅县托依堡勒迪镇托依堡勒迪村卫星工厂里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工人阿曼古丽·热合曼和同事正在赶制一批服装订单。
作为沙雅县神威服饰有限公司在该村建设的卫星工厂,完全是订单作业。卫星工厂自2018年年底建成投用以来,已经吸纳村里20余名妇女就业。
今年30岁的阿曼古丽·买买提家里有5口人,由于人多地少,母亲又患重病,曾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她家的土地流转以后,丈夫在家饲养扶贫牛,她主要照顾生病的母亲。虽然她家于2018年年底已经脱贫,但她和丈夫想挣更多钱,过上更好的生活。
看着村里的姐妹一个个到卫星工厂上班,有了稳定收入,阿曼古丽·买买提非常羡慕。2019年年底,她鼓起勇气去卫星工厂应聘,被录用后免费参加技能培训,勤劳努力的她逐渐成为熟练工。如今,她每个月有2000多元收入,家里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
“以前我在家干活没有收入,现在在卫星工厂上班能挣钱还能学技能,我非常喜欢这份工作。”阿曼古丽·买买提说。
沙雅县经过不断探索,通过举办技能培训班,鼓励转移就业、扶持自主创业,助力农民增收,巩固了脱贫成果。
借助南疆农业高效节水增收试点项目、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化经营等方式,让更多农民成为产业工人,是沙雅县巩固脱贫成果的又一举措。
在该县央塔克协海尔乡英也尔村,村民约尔莱木·沙塔尔将家中的27亩地全部流转给农业龙头企业沙雅利华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虽然她每天还要去管地,但身份确是该公司的工人。
约尔莱木·沙塔尔说:“我现在在沙雅利华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上班,每月工资3000元,加上土地流转费用,收入很不错。”
和约尔莱木·沙塔尔一样,该村有53人在给企业管地挣钱,实现了稳定就业,当上了“双薪”农民。
努尔巴克乡振兴村农民艾则孜·艾买提家里的土地被纳入50万亩高效节水试点增收项目,进行了平整、流转。他在村“两委”的帮助下,来到沙雅县玉象胡杨化工有限公司上班,每月工资近4000元。
据了解,沙雅县仅50万亩高效节水试点增收项目就解放劳动力6274名,他们由农民变为产业工人,增收致富路也变得更加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