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地区按照“小群体 大规模”的发展思路,引导农民采用圈养和规模化养殖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增收致富。
科学养殖规模化
6月2日,在阿瓦提县塔木托格拉克镇英买里村养殖合作社,村民忙着建牛圈,前段时间已经建好的牛圈排列整齐,一些牛已经住上了“新家”。
58岁村民买买提·沙吾提是脱贫不稳定户,两个月前在村“两委”的帮助下来到养殖合作社上班,每月有了稳定收入。
买买提·沙吾提告诉记者:“我主要打扫牛圈的卫生,给牛按时喂饲料、喂水,每天只需要干三个小时的活,下班回家还可以干农活,这份工作真不错。”
塔木托格拉克镇畜牧兽医站干部艾尼瓦尔·阿合尼亚孜专门负责牛的防疫工作,他告诉记者,2019年4月该镇成立养殖合作社,目前有育肥牛490头、母牛310头。为集中科学养牛,今年英买里村要建设41座标准牛圈,6月20日前全部完工,扩大养牛规模的同时,带动村民就业。
规范合作社运营管理
“加入养殖专业合作社后,家里的羊再也不愁卖不出去,并且能卖个好价钱,到年底还有分红,感谢党和政府!”乌什县英阿瓦提乡英阿特村农民赛麦提·尤努斯对记者说。
英阿特村地处山区,村域范围内有117万亩草场,全村主要发展畜牧养殖业。养殖大户有500多只山羊,养殖规模最小的也有100多只羊。由于村里距离乡里32公里,距离县城75公里,村民卖羊路途较远。
自治区林草局驻村工作队来了以后,经过多方协调,于2018年7月在村里建起了养殖专业合作社,利用新建的电商服务站将牛羊肉销往全国各地。赛麦提·尤努斯和136名村民都加入了合作社。
自治区林草局驻村第一书记刘早阳介绍,英阿特村天然草场很适合发展有机山羊,看中这一发展潜力,帮助村里有技术、想致富的村民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规范运营管理,带领农牧民致富。
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迪力木拉提·苏里坦介绍,目前合作社有210头牛,其中60头牦牛是41户困难村民的托养牛,45头西蒙塔尔牛是从拜城县和新和县引进的新品种。相信通过科学养殖,合作社的规模会越来越大,农牧民的增收路也会越走越宽广。
推进标准化养殖
在柯坪县盖孜力克镇养殖专业合作社,新建的一座座高标准羊圈排列整齐,湖羊个个肥壮。
2017年,在结亲干部的帮助下,阿不都萨拉木·麦皮孜在合作社找了一份饲养员的工作,去年的纯收入近4万元。让他骄傲的是,不仅挣了钱,还学会了科学养羊的技能。
阿不都萨拉木·麦皮孜说:“现在我学会了给湖羊搭配营养饲料,以后有机会也发展养殖业。”
合作社负责人贾镇介绍,2013年3月,合作社建成12栋7200平方米的标准化羊舍,配套饲料加工、自动化饲喂、实用技术培训、有机加工等设备和设施,目前有湖羊1.2万只,托管全县450户脱贫户的羊,每年按照每只羊价值的10%分红给脱贫户,还吸纳周边25名农民就业。
近年来,地区通过政策扶持、市场引导、典型带动等有效措施,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推行“家庭养殖”和“合作社+脱贫户”等模式,做好托管收益机制,推动全地区畜禽养殖由分散的传统养殖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商品化的现代科学养殖方式转变,达到增重快、繁育快、出栏快的目的,建立集分割、包装、销售一体化的流水作业,实现从农产品到商品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