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5-0012 阿克苏日报社出版党报热线:(0997)2142110
广告热线:(0997)2122100 2135001订阅热线:(0997)2120100






2020年06月02日

亦师亦友至诚处 万般甘苦寸心知

——记地区先进工作者卢晓红

本报记者 龚喜杰 通讯员 韩遇琳

作为地区先进工作者,库车市第二中学党委委员、教务主任卢晓红具有较高的教学能力素质,自2007年以来连续十年担任高三年级班主任和高三化学教学工作,她肩负重任,乐于奉献,把青春献给了党的教育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做学生的朋友

不知不觉,卢晓红从教已经16年了,从朝气蓬勃的年轻教师成长为富有经验的中年教师,她在讲台上实现了自己的教育理想,每一届学生都视她为良师益友,并引以为荣。

“卢老师教我们,说话声音柔柔的,总是像朋友一样和我们相处。时间长了,我们知道她很会贴心地为大家着想,就是我们做错了事,她也会站在我们的角度着想,大家越来越喜欢她。”卢晓红的学生、如今已经在上海一家外资企业工作的周小飞说。

然而,这个说话柔柔的女教师,却能把化学课教得风生水起。她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和学生一起做实验。学生通过班里的化学课,有做了肥皂的,有做了香水的,还有人竟然做了石化产品。

“其实,现代化学的范畴,与物理交叉的很多,我们做着实验,学生不但喜欢上了化学,还不自觉地喜欢上了物理。”卢晓红说。

当初,当学校要卢晓红做班主任时,卢晓红勉强答应了。她没有想到,一年之后自己竟然成为了最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各科老师也喜欢她这个班主任。

通过多年的探索和理性的思考,卢晓红认识到班主任工作有三种境界:老师治班、制度治班、文化治班。每一年,只要她带班,就引导学生形成自律文化、团结文化,形成班级的一种整体风尚和行为模式,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一种良好的自觉行为习惯,促进了学生的成长。

如今,在卢晓红的QQ邮箱里,有不少是学生发来的邮件,有向她祝贺生日快乐的,有向她诉说烦恼的,有问她借学习用品的,有建议她拉直头发的……

一封邮件里写道:“这么多年过去了,虽然我马上就要当妈妈了,但是我还是不习惯用微信跟你视频聊天,依然喜欢写信给你,就像你还是我的班主任,还是我的老师一样。”

“青年学生正处在‘拔节孕穗’阶段,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什么?我一般是当成朋友关系来看的。”卢晓红说。

当教师的助手

从老师到班主任,从班主任到学校教务主任,卢晓红总是在为学校着想、为学生着想。

“我们学校这几年变动很大,中青年教师多,如何使整个团队形成凝聚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直接关系到整个团队的精神状态和工作干劲,因此,这个教务主任不比班主任,要难干得多,要付出得更多。”卢晓红说。

要办高质量的学校必须要有高质量的师资。针对学校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主体的现实,卢晓红把工作重点放在建设一支充满活力、富有战斗力的青年教师队伍上,按照思想上引路子、工作上压担子、生活上多关心的原则,让每一个青年教师生活上不孤单、教学上不枯燥、学习上不偏差,促使他们尽快成长。

由于青年教师来自全国各地,素质和生活习惯差异很大,卢晓红针对每个教师制作了生活档案,每位教师生日时,她都不忘送上祝福。

“卢主任知道我爱吃凉皮,经常给我带一个来,还不忘了多放辣椒。”青年教师吕品晶说。

前年,一位学生的哥哥得了白血病,严重影响了他的学习,为帮助这个孩子,卢晓红联合政教处和校工会,倡议师生为患者捐款,捐助金额达15万余元,学生的父母特别感动,学生也静下心来安心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

回首向来萧瑟处,云淡风轻绿意浓。这些年,卢晓红婉拒了很多一线城市学校伸来的橄榄枝,坚守着南疆的教育阵地,用心倾听着学生成长季节里最动听的拔节声在新时代的龟兹大地上回响。

--> 2020-06-02 ——记地区先进工作者卢晓红 2 2 阿克苏日报 content_24604.html 1 亦师亦友至诚处 万般甘苦寸心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