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阿克苏讯 (记者 刘红文) 连日来,地区各地抢抓农时,认真落实自治区支持农业生产20条措施,不失时机抓好当前农业生产,为夺取全年农业丰收奠定基础。
20条措施重点围绕不误农时全面抓好春季农业生产、扎实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狠抓农业防灾减灾措施落实、强化农产品产销对接、狠抓应对疫情各项扶持政策落实等方面,地区结合实际落地落细各项措施。
4月14日,在拜城县康其乡康其村的一片冬小麦地里,村民吾拉音·依麦尔正忙着除杂草。去年,他喜领2470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今年种粮的积极性更高了,除了种植10多亩的冬小麦外,他又种植了5亩玉米和2亩马铃薯。
记者了解到,不仅是拜城县,其他各县(市)农民今年种粮积极性普遍高涨。地区财政局农业科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抓好春季农业生产,今年地区将拿出5.53亿元的专项补贴资金对农民种植冬小麦及青贮饲料进行补贴,优化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将冬小麦补贴从每亩180元提高至220元,青贮玉米补贴从每亩100元提高至120元,引导农民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保障粮食安全,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记者从地区农业农村局获悉,立足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地区着手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今年将完成6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并保障2019年87.3万亩高标准农田增产增效,推广沙雅县50万亩高效节水增收试点项目经营模式。
4月的新和县玉奇喀特乡,已是春暖花开,沃野上机器声隆隆。今年该县将在玉奇喀特乡尤勒滚协海尔村、吐格曼艾日克村及钢也尔村、兰帕村建设高标准农田3.2万亩。地平整、田成方、路成网、林成行、沟相通、渠相连,这是今年新和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标准。“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是为了加快补齐农田基础设施短板,推行现代化耕作模式,降低土地耕作成本,提高农作物收益,保障农民增产增收。” 新和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李新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