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阿克苏讯 (记者 吕娜 通讯员 曾鹏) “卧室—餐厅—客厅—卫生间”,这是目前很多人“一日游”的固定线路。连日来,为配合疫情防控,地区大多数人都选择无事不出门。专业人士提醒,居家科学健身,让身体保持活力,让精神变得振奋,才能更好地增强免疫力。
正月十一,阿克苏市民曹女士8时30分就起床了。从大年初一算起,这是她“宅”在家里的第十天,前些日子基本上都是10时起床。“天天除了吃就是躺,最近都不敢称体重,光照镜子都发现自己脸又胖了一圈。这么下去真不行。”于是,曹女士开始跟着视频练习瑜伽,练了不到20分钟,全身就开始微微出汗。
最近,无论是刷朋友圈还是短视频,都被自制凉皮刷屏了。“吃完自己做的凉皮,我也要锻炼了,准备在家走走路、做做俯卧撑等。我不想‘宅’在家里一段时间后变成一个胖子。”家住阿克苏市万和世家小区的石女士说。
“疫情并不影响锻炼。”地区文旅局体育科科长张梅提醒,家中有跑步机、划船机等健身器材要充分利用起来,还可以就地取材,做一些力量、柔韧性方面的简单运动,比如利用瑜伽垫做俯卧撑、跪卧撑等垫上运动,用矿泉水瓶装上水当哑铃,拿羽毛球拍进行步伐练习,或者做最简单的原地踏步、开合跳。家中人口多,还可以进行仰卧起坐、平板支撑等小比赛,参与性更好。
张梅还提醒,对于一些有锻炼习惯、体质状况好的人,可以进行台阶跳、快速踏步等高频变速运动,或深蹲、引体向上等抗阻运动,锻炼心肺功能。普通人要注意锻炼强度和训练量,根据自身状况选择适宜项目,循序渐进,避免造成运动损伤。比如腰部、膝关节不好,就不要做可能造成关节伤害的动作。
张梅说,准备锻炼前,一定要做伸展、拉伸等热身活动。运动时要从轻到重、从慢到快,动作从小到大,依据肌肉、关节等身体反应来调整运动频率和强度。不可突然增大运动量,锻炼后充分放松。有氧和力量要兼顾,先保证动作质量,再逐步增加负荷。